“应该是孙悟空吧?”如来道。
“不对,唐僧出事的时候,孙悟空不是去探路就是去化缘,几乎都不在现场。”文殊道。
“那应该是猪八戒或者沙僧吧?”如来道。
“你知道他们两个怎么想的吗?
他们一个牵马,一个扛行李,安保问题应该是孙悟空负责,况且孙悟空战力最高,理应由他负责。”文殊道。
如来一听默默点头。
“看到了吗,这就是职责不分明的后果,出了事谁都不负责。
这样的队伍能不出事吗?
唐僧遇害还是偶然吗?”文殊反问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观音平时看上去精明干练,为何在这件事上这么糊涂。”如来道。
文殊一听,邪魅一笑。
“释尊可曾听过一句话?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文殊道。
“此话怎讲?”如来问道。
“此话源自道家经典,释尊不知也很正常。
但我和观音妹妹却非常清楚。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为将者,倘若威胁来自国外,那就应该攻打弱国,通过战争胜利彰显国力,从而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
倘若威胁来自国内,那就应该选择攻打强国,攻打强国自然是败多胜少,这时候为将者就能不停地要钱、要粮、要兵、要将,继而扩充军力,即便国内的对手知道这样下去,只会让你更加强大,他也毫无办法。甚至于还要跟你同仇敌忾。观音妹妹又何尝不是将西游取经当做自己的筹码,好在释尊这里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文殊道。
如来一听,眉头微皱。
“可是……,观音的内忧又是谁呢?”如来不解道。
“释尊常在雷音宝寺,可能有所不知,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知道观音忌惮的到底是谁了。
传说,有一位老者仓中无梁,想要祈求佛祖赐给他粮食,于是他四处打听应该跪拜哪位菩萨。
有人告诉他,文殊菩萨大智,观音菩萨大悲,普贤菩萨大行,地藏菩萨大愿。
于是老者就选择大行普贤菩萨。
释尊知道普贤菩萨修的是大乘佛教,宗旨便是:自觉觉他,修行者不但自己要有智慧,更要帮助他人获得智慧和解脱,所以普贤菩萨看到世人受苦受难,就会劝对方发愿修行,以求脱离困境,所以说普贤菩萨大行。
老者跪拜完普贤,普贤也大抵知道了老者的诉求。
于是普贤问道:老丈家中可曾受灾。
老丈说:未曾受灾。
普贤又问:可曾遭到抢夺?
老丈说:既无强盗也无抢夺。
普贤一听,回答道:贫僧知道了,老丈你可以回去了,我会许你半仓米,但是从今以后你要勤于劳作不可偷懒。
老丈回去后,很快就把半仓米吃完,于是他又想到了菩萨。
这一次他没有去找普贤,因为他觉得普贤太过小气。
这一次他求得是观音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