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染听了,微微一笑:“人各有所长,张大人接管的户部,也是井井有条。”
“殿下过奖。”张敬惭愧。
“扩建工部的话,自叛贼谢君豪被处死之后,工部尚书一职一直空着,殿下可有推荐的人选?”沈令言道。
观六部,其他部门的尚书均在,因工部一直作用不大,所以尚书之位悬空了四年,一直没有。而今,天下将大乱,工部的用处和价值,终于要体现出来了。
“沈相可有推荐的人选?”李墨染反问。
“微臣倒是有一想法。”
“沈相请讲。”
“十四州八郡,选拔有这方面特长的人才,再集合到京城,到时候谁有能力胜任工部尚书的位置,那便是谁来胜任。”沈令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此计可行,但只能行一半。”赵元祟道。
“皇上的意思见?”
“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能管好一个工部,但是选拔人才却是可行的。”帝皇可以不懂兵法,可以没有文韬武略,但是要懂如何当一个国君,如何利用朝臣的才华。
“皇上英明。”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选拔工部人才的事情交给沈相,朕发告书到十四州八郡,届时由各州刺央负责各州事宜,沈相再全权决定。”
“诺。”
“皇上。”郑探道,“关于恭王家眷的事情,微臣有奏。”
第2章 四弟元谦
众人退下之后,御书房只留下了赵元祟、李墨染、郑探。
恭王造反已过了八个月、其家眷一直下落不明。恭王家眷不多,众所皆知的一妻一子一女,女儿当年还被李靓看中,想去高攀许给魏和。
恭王造反之事,赵元祟公告天下,隐去了先皇和唐穗玉那一代的爱恨情仇,但恭王的汤朝党羽也许没有除尽,可赵元祟不想因为此事而闹的民心惶惶,所以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大理寺暗部,暗中调查。
大理寺设立暗部,也是恭王造反之后的事情,既然明着不能调查,那只能暗中调查。因此,大理寺设立了暗部。
“大理寺暗部来报,在坦州发现了赵元浩的身影,他跟一个年轻的男子在一起。”郑探道。
“哦?”赵元祟挑眉,“可知道那名年轻的男子是谁?”
“是……”郑探看了李墨染一下,“听暗部描述,像岳磊祈。因为齐王之前问过岳磊祈,所以微臣留意过他的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