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争龙道免费阅读 > 第107部分(第1页)

第107部分(第1页)

眼下江南缺铁,如果你们李家产铁量较多的话,也不妨卖老夫一个面子,多朝江南这边运来一些铁料,算是你给我们范家帮了一个忙吧!”范举听罢之后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对李霖说道。

李霖闻听大喜,赶紧起身深施一礼向范举道谢,并且立即答应今后会加大对范家铁料的输出。

看看时间不早,范举有意留李霖在府中吃饭,但是李霖念在范举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范进这个儿子了,于是便婉言谢绝,称不便继续打扰,告辞请退。

范举也看出了李霖的想法,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并且告知李霖,会让范进把他的手书交给李霖,这才让范进把李霖和余烈送了出去。

余烈对于李霖能轻松便拿到范举这样余杭大员的手书,很是有点羡慕,但是何乃他没有李霖的本事,全程只能当配角,无法得到范举的青睐,所以如果他此次回家之后,也能说通老爹余通效仿李家在江南择地置业的话,以后也只能拜托李霖给他们帮忙了。

李霖出了范府之后,范进派了一个他爹的侍从带着李霖等人,就近在城中给李霖一行人安排了一个客栈,听说是范长史的客人,客栈的掌柜很是热情,收拾出了一个干净清净的小院,给李霖一行人安置了下来。

李霖这才将此次范府之行的收获告知了李业等人,李业李春一听,都大喜过望,不得不服,到底是他们的老大,这一趟过来,轻轻松松的便获得了这样的贵人相助,有了范举的这封手书,今后在余杭郡之内,泽地置业这件事,就算是基本上水到渠成了。

范家乃是江南的世家大户,范举还在余杭郡担纲长史之职,有这样的贵人相助,地方官吏肯定不敢轻易再刁难他们,而且地价也会给的相对便宜一些,这和李霖付出的代价相比,可真是赚大了。

第二天中午,范进便跑到了李霖所住的客栈之中,把一封他爹的手札交给了李霖,上面写的很简单,没有具体指明给谁,只是说请见此手札的官员,能代为照顾一二,也没有说明照顾什么,等于是给李霖开了一个空白介绍信,具体李霖想干什么,有这封介绍信就可以了。

李霖立即对范进诚谢,范进撇着嘴挥手道:“算了吧!以后你少在我老爹面前显摆就谢天谢地了!昨个你走了之后,我被老爹抓住好一通教训,把我说的狗屁不是,让我和你比比,要是你以后还动不动去见我老爹的话,我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第四十一章 辞行

众人听罢之后又是哈哈一阵大笑,范进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像范进这种人,便是可以交心的朋友,不会因为一点小事,便嫉妒他人,心生恶念。

范进留下蹭饭,李霖专门让随行的厨子好好给范进做了几道拿手好菜,范进吃饱喝足了之后,才拍着肚子说道:“不成了!接下来我没法陪你们了,老爹不知在哪儿给我请了个老师,让我留在余杭这边,跟着那个老师读一段时间书,我是没法跟着你们到处跑了!

我老爹昨天尝过了这神仙醉之后,也是赞口不绝,问我能不能跟你说说,剩下的这些神仙醉,就在余杭,交给我们范家发卖!这样司徒家在湖州,我们再余杭,相互之间并不冲突!

至于青盐,我老爹也看过了,尝了之后断定是上好的青盐,你们如果还有的话,也不妨都给我们范家好了,余杭这边范家的铺面,可以给的价格再高一些无妨!”

李霖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件事其实不用范进来说,他也会这么做的,在湖州因为司徒家已经占先,加之双方还闹了不愉快,为了不得罪司徒家,李霖不方便再把神仙醉和青盐再卖给范家,但是到了余杭这边之后,就没什么问题了,这里有范举坐镇,司徒家在余杭的势力不如范家,而且范家此次对他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善意,还给他们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所以把剩下的酒和盐分出大部分东西给范家,也是理所应当。

至于精铁,李霖没有再给范家,因为下一步他还要继续在周边转转,择地置业还需要打通关系,找新的合作者,手头不留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就不好办了。

范进也没有得寸进尺提出更多要求,说好之后下午便来了一个在余杭这边,为范家办事的管事掌柜,当面和李霖结清了货款,派人去码头将约定的货物卸了下来,拉回了范家在余杭的福泰坊。

李霖也去福泰坊看了一下,范家的生意做的也不小,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其中范家的茶引起了李霖的注意,问过之后才知道,范家最大的买卖,其实就是茶。

范家在余杭一带,拥有很多座茶园,种植了不少茶树,每年采摘的茶叶,被制成茶饼,然后销往各地,特别是北方,对于范家的茶饼很是喜爱,每年北方各地茶商,都会跑来余杭大批购买茶饼,然后走水路北上,运往北方各地,甚至有逆流而上,走长江,将范家的茶饼运入川中发卖的。

可见范家的茶生意做的是相当的大,而且还相当的来钱,李霖早就想弄一些新鲜茶叶,甚至于干脆自己种一些茶树,回头自己弄出可以冲泡的茶叶喝,而不是现在这种磨成粉之后,用水煎煮的茶饼。

于是李霖便和范家的掌柜商谈,过段时间入冬之后,想要引种一些茶树,希望范家能给他提供一部分品种比较好的茶苗或者茶种。

范家的掌柜考虑了一下之后答应了下来,一是茶树这种东西,他们根本控制不住全部货源,李霖只要愿意花钱,肯定可以在当地买来不少茶苗,范家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当小人。

而且范家的茶叶生意做的很大,也不怕李家种一些茶,抢了他们的生意,再加之李霖和他们少爷范进的关系,这个管事的也不愿枉做小人,于是便答应了下来,只要李霖到时候需要,他便可以给李霖提供一批茶苗,甚至于还可以给李霖一批已经长成的茶树,这都不是问题。

李霖当即交了定金,算是把这件事给敲定了下来,茶苗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接下来就看他在什么地方找到合适的土地,购置下来之后,择地种植茶苗了。

接下来李霖在余杭周边转了一圈,考察了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还有当地的各种土特产。李霖专门品尝了当地特产的黄酒,感觉口感不错,江南的黄酒和北方的白酒有很大的不同,这边主要用的酿酒原料是糯米,加上上好的麦曲用古法酿制而成,酒精度数不高,口感很好,喝起来也比较养生。

只是这些酒以目前的运输条件,运往北方,价格会相当高,而且体积重量也大,赚头不大,要不然的话他这次很想带回去一些,让家族的人也尝尝鲜,但是计算过运输成本之后,他还是打消了大批将黄酒北运的念头,弄几坛回去孝敬长辈到时可以,大批运输去北方发卖还是免了吧。

其次就是江南这边的生漆还有桐油产量较大,这也是因为江南这边造船业比较发达的缘故,使得对生漆和桐油的需求量相对北方来说比较大。

而且现在这边已经有工匠开始制作出了精美的漆器,很是漂亮,这倒是一种不错的商品,不管是销往北方,还是跑海销往外藩,都利润巨大,于是李霖便暗自记下了两家生产漆器的工坊名字。

再有就是江南这边的瓷器也已经开始有了发展,虽然目前还比不上北方的陶瓷精美,但是质量上也已经算是可以了,如果能把北方的一些烧瓷技艺再引入这边的话,这边的烧瓷工艺便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未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商品,不过现在看来,这东西只能在本地发卖,到了北方根本没人要,做这个买卖,把江南陶瓷贩往北方,铁定会破产的。

在考察过了余杭一带的特产之后,李霖便对余杭这边的情况基本上有所了解,同时通过这些天到处转悠,他也打听到了不少有关吴地之中各地州县地方的情况。

李霖把收集来的信息分类整理了一遍之后,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在了临海州一带,这在他此次南下之前,便已经初步内定的,在这次抵达余杭之后,他还是认为,临海州目前应该是他们李家最好的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