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日。
是会试进场的日子。
贾珣看着一同参加考试的杨子凌、陆修远等人,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股斗志在燃烧。
这一次是决定能否高中进士的必经之路,只差临门一脚。
在第三声号炮响起,各位举人考生依次排队经过龙门,是龙是虫,这就是读书人最重要的一步了。
话说这天,花袭人回家去了。
恰逢这天,宁国府府里正搭着戏台唱戏,贾蓉、贾琏、薛蟠等人也都来取乐。
贾宝玉也跟过来看了一会,只觉得心中不甚畅快,不久就出来寻茗烟。
贾宝玉经过后院一个小书房时,忽然想起里面有幅美人图画得传神,便想进去看看。
贾宝玉刚至书房窗外时,听见里面传来呻吟声。
贾宝玉忙舔破窗纸,向内一看,却是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也干先前贾宝玉和袭人那等云雨之事。
贾宝玉禁不住大叫:“了不得!”一脚踹进门去,将那两个唬开了,抖衣而颤。
众人谢恩已毕,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四叮咛:“不须记挂,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感。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贾母等已哭的哽噎难言,元妃已被众彩嫔簇拥上舆去了。
离元春省亲已过去了好几天,贾府里众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两三天,收拾完园子里的杂物之后,两府里一连几天摆酒听戏,其乐融融。
这几天王熙凤事多任重,别人都在偷闲取乐,惟独王熙凤不能脱手;二来王熙凤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
而贾珣更是大门不出,每天只在家悬梁刺股,发奋苦读。
会试就在今年二月初八入场,考到二月十六结束。流程大体和先前的乡试几乎一致。
也是提前一日在初八入场,也是在贡院住两晚,十一日和十三日放排。
不过是考试日子被放在春季二月花朝,所以会试也称“春闱”。由于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所以亦称为“礼闱”。
并且主考官三位,其中一位是礼部尚书担任,另外两位主考官在内阁大学士中选出。
考生群体也由乡试各省统考的秀才、监生变成全国所有的新科举人和往届的举人一同聚集在京城的贡院参加会试。
这些年来,每年参加会试考试的人数约为三千至四千人上下。录取人数基本为三百人左右,录取率只有8%上下。
若是过了会试,便称为“贡士”。这三百名贡士便可以参加四月份的殿试,殿试不刷人,就算最差也能得个三甲,混个同进士出身。
所以只要过了会试,就已经是一步登天。
这些进士最差也能混个七品的知县,成绩最出色的庶吉士名列前茅者能入翰林,为将来入阁做准备。
正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但是如果没有多少建树,不入皇帝青眼的进士,可能也会在翰林清水衙门待个十年八年也不能升迁,至六七十岁时还是一名穷酸芥豆小官。
贾珣此次的目标就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考取进士。
先前南下认识的杭州徐少清、苏州阮昶、安庆的郭之俊等人,此次就是他的竞争对手了。
再加上先前的杨子凌、陆修远、孙獓,还有其余各省从乡试杀出的各位青年俊杰,还有往届的才学绝伦之辈。此次要想考中可不容易。
贾珣除了在家里读书写字外,有时还抽空作几篇四书文前往林府请教林如海关节要处,两人经常从巳时谈论到申时,有时贾珣也在林家吃完晚饭才回家。
林黛玉确实也没有拿香菱作丫鬟看待,除了教会了她作诗之外,吃饭时也是和香菱同席。
“珣哥哥,你今日过来我们家蹭饭不算,又来絮叨我的爹爹。你说,你欠我们家的,该拿什么来还?”林黛玉拿起手帕子轻拭了一下嘴角,小舌头润了润樱红般的嘴唇。
林黛玉平时确实是与玩得比较亲近关系的人时,还是比较喜欢怼人的。
“不还了,欠钱的才是大爷,妹妹难道没听说过?”贾珣连吃了几大口饭,看着林黛玉羞恼的样子在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