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有几个好事的考生,七嘴八舌交头接耳道,声音传入到看戏的考生耳里。
温仕祚听到周围考生的恭维声,形喜于色,用轻蔑的眼神扫视着贾珣二人。
“这里怎么有苍蝇在飞?珣兄弟咱们移步说话。”陆修远用手扇了扇风,拉着贾珣便走。
贾珣颔首笑道:“确实,简直是令人作呕。”
见两人出言不逊,温仕祚重重地“哼”了一声。此两名小小的应试考生,居然不把他们温氏放在眼内,实在是狂妄至极。
哼,本公子心情不错,算这两人走运。下次若是让他查出他们俩是谁,指定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此时,天刚泛鱼肚白,虽四周还是看得不大清楚,火把的亮光忽明忽暗。
只见站在贡院门前的考生越来越多,观之人数怕不是达千人之众。
倏地,只听见第三门号炮的轰鸣声响起。
作为主考官的京县知县带着县丞、主簿,取下贡院门前封条,打开大门,进入了贡院考场。后面的县学教习、作保的廪生紧随其后。
外面门前站着差役给考生搜身,检查考生有没有夹带、代考、冒名等现象。
众考生每五十人排成一列,出示考试的准考证“浮票文帖”,再依次经过搜身后进场等知县唱名。
贾珣拿起被翻得凌乱不堪的考篮,便跨过眼前的龙门。
此去,是鲤跃龙门,还是名落孙山,看此县试第一场了!
从贡院正门龙门进入,便至考场大院,院内立着许多纸糊灯牌。
院前为一大厅,知县坐在西厅,面朝东面唱名,再由大院前的书记复述。
被喊到名字的考生需出列,入中厅大堂接卷,高声唱某廪生保,厅上廪生确认后应声唱廪生某保,此为“唱保”。如保廪生对考生身份有疑时,县官便会查察或扣考,待考试结束再处置。
“贾珣。”
贾珣从大院内队列走出,行至中厅上。只见知县拿起桌上的点名册,观察了贾珣几眼。
“贾珣,年十三,籍贯长安人氏,六尺四寸,体瘦,面白无须。”知县不紧不慢地说道。
“学生在。”贾珣作揖,便从知县手中接过考卷。
之后唱保完毕,贾珣由一小吏引至北面大厅的简易考场上。因为县试各场考试是分开的,不需要连考,所以并不用在号舍中考试。
此间大厅便摆放了上百个座位。
贾珣只需要领过草纸,便按卷上座位号、姓名、籍贯,对号入座。
贾珣坐在桌位上,打量起手中的考卷起来。
只见上面是内面印有红线的厚纸折本,封面上为姓名栏。贾珣取水研磨了墨,然后填写好名字,等笔墨吹干,便把考卷放入卷袋中。
贾珣坐在书桌前闭目养神,等待县官唱名完毕后公布试题。
约过了半个时辰。
教官和廪生等奉命退场,知县亲自到大门上锁并封印,回到座位上准备公布试题。
“四书文二题,一首五言排律试帖诗?”
贾珣目中闪过一缕精光,县试第一场考试,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