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珣哑然失笑,道:“探春妹妹,其实我也不会吹,要想吹出各种声音还需要学习音律指法。”
探春讶然道:“珣哥哥,你也不懂音律吗?”
贾珣笑道:“是啊,我没学过音律。探春妹妹,我听说你在学书法,学习的是哪位书法大家的作品?”
探春推了一下身旁搞怪的惜春,笑道:“在临摹颜鲁公的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
贾珣记得原著中第三十七回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曹公曾描写探春房里挂着米芾的《烟雨图》以及一副颜真卿真迹的对联。
结合一下探春房里的描写及丫鬟名字,便知探春喜习书法,尤其喜爱颜真卿的书法。
贾珣点了点头,赞赏道:“探春妹妹果然不一般,以后成就必定不凡。”一番话说得探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旁边的惜春嘟起小嘴,道:“哥哥,你怎么只说探春姐姐,不说我。”
贾珣哈哈一笑,摸了摸惜春的脑袋,笑道:“好,哪天有空我再过来,陪你玩,陪你画画好不好?”好说歹说,才把这小姑娘逗笑了。
贾珣坐了一会,众人又说笑一阵。贾珣估摸了一下时间,准备起身过荣庆堂。
“珣哥哥,你要准备走了?”探春看着贾珣问道。
贾珣看着三人,笑道:“我准备过荣庆堂,给林妹妹和宝兄弟送点小玩意给他们。过几天有空,我再来看看你们。”
见惜春的小脸上有几分不舍,贾珣思索了一下,便道:“这样吧,明天一早,我再过来陪你们三个一起玩,怎么样?”
惜春这才露出笑脸,歪着头,睁着眼睛问道:“真的?”
见眼前小姑娘怀疑自己的人品,贾珣伸手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笑道:“当然是真的,骗人是小狗。”
“妹妹,探春妹妹、迎春妹妹你们别送了。外面风大,进房去玩吧。”贾珣挥了挥手,告别了几人,便朝荣庆堂走去。
故地重游,贾珣看着前几日来过的院子,心境却与当时的完全不同。
贾珣轻轻一笑,看着身旁已经看呆的银杏,拍了她一下,“走了,呆瓜。”
贾珣在院子中的三间上房旁,见到了红楼梦里鼎鼎大名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
以贾珣目光来看,贾宝玉长得确实俊俏非常,面如敷粉,唇若施脂,好一副少年公子的形象,果然是色如春晓之花。只是这面若中秋之月嘛,实在显得脸有点大。
确实俊俏,就是少了点英武阳光之气。贾珣心里默默哀道,这小子算是养废了,这辈子只能混在女人堆里了。
贾珣连忙朝旁边的林黛玉看去,只见这位传说中的“绛珠仙子”年纪和探春相仿,只是外貌尚幼,不能评价。看着林黛玉感觉其书卷气息扑面而来,真是娴静如娇水照花,行走如弱柳扶风。
贾珣心里暗暗赞叹,不愧是“世外仙姝”般的标致人物,这模样身段,和贾家女孩们的风格气质完全不同。
见两人认出了自己。贾珣微微一笑,道:“这两位就是宝兄弟和林妹妹了吧。我刚才过荣府看下妹妹,随便买了点礼物。两位不要嫌弃礼物菲薄。”
说罢,贾珣从银杏手中接过包裹,拿出一个杨贵妃春睡的彩塑,递给了贾宝玉。
给贾宝玉送杨妃彩塑,这又是贾珣的恶趣味。
说实话,贾珣对贾宝玉说不上厌恶,还带有一点欣赏。对比其他贾府男子,贾宝玉已经好太多了。不拿别的来说,贾探春屋里那副颜真卿真迹便是贾宝玉送的。可见他对自家姐妹都非常不错。虽然他还有些封建社会公子哥的恶习,但是以后世的目光批判古人,显然是太苛责了。
人都具有时代性。哪怕贾宝玉如何反封建,他的身上还是带有此时代的局限性的。
贾珣目光闪动,心中不禁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