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建筑可没有后世的房子那般隔音,贾珣及林之孝家的对话全都被大厅上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老祖宗,你听听,这畜生简直目中无人,着实不成个体统,家门不幸啊。”贾珍痛心疾首地说道。
贾母不过才年过六旬,眼不花,耳不聋,当然听到贾珣说的话。
贾母脸色平淡,没流露出任何情绪,抬起手,道:“鸳鸯,你去叫外边那个混账种子进来。”
站在贾母身后的大丫鬟鸳鸯应了声,便朝门外走去。
花厅用碧纱橱隔开的东面暖阁,里面坐着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及迎、探、惜春几人。
探春大眼中闪着点点光芒,戳了一旁的惜春一下,笑道:“惜春妹妹,你这二兄真是厉害。哈哈。”
惜春“哎哟”叫了一下,也去弄探春的痒。打闹间,两姐妹在暖榻上滚了一团。
二木头迎春嘴角微笑,拉了探春一把,现在大厅上全是大人们议事,在暖阁玩闹太过,影响到外间就不好了。
林黛玉捏着手帕子,擦拭了一下嘴角,心中不禁一叹,这叫贾珣的庶子,虽处于低位,言语间却拥有贾家其他子弟没有的雄心壮志。可见荆棘之中,亦有良材。
一旁的薛宝钗眼中闪过一缕光芒,心里一震,此人莫非她昨天看错了他不成?听其口气竟不似哥哥说的那等无礼之人。且其言语甚得她心,那人莫非是故意做给他们看,是那大奸大恶之徒?
此时门外的贾珣不知道他已经被日后有“世外仙姝”之美称的林黛玉评为“荆棘中的良材”,还被“山中高士晶莹雪”之称的薛宝钗评为大奸大恶之徒。
这两个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区别在于,可能是林妹妹没有顽劣的哥哥被贾珣打过。肯定是这样。
“珣二爷,老太太叫你进去。”贾珣抬眸看去,只见眼前一个身材高挑的丫鬟,一张鹅蛋脸,鼻子高挺,观其褶裙下双腿似是特别修长,脆生生的立在那里如水葱一般。
这么高的丫鬟,比十三岁的贾珣还高大半个头,正是贾母的得力大丫鬟鸳鸯。
贾珣打量了眼前鸳鸯一眼,便昂首朝里间走去。
刚从猩红毡帘进去,映入眼帘便是一面玻璃屏风,上面描着数支牡丹花,一对凤凰及两个仙鹤。
绕过屏风,花厅正中处榻上,坐着一位鬓发如霜的老太太。
贾珣瞟了大厅上众人一眼,眼前就是史老太君,贾家的最高掌事者,贾母。去年宗祠除夕祭祖他远远见过一次。
贾珣站定,便朝正中的贾母行了礼,道:“贾珣见过老祖宗。”
红楼本质还是封建时代,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一套。何况贾珣又是读书人出身,如果他连最基本的两点“忠孝”都没做到,不用仇敌攻讦,清流士子的批判都能让他无处立身。
在什么时代就要遵守什么规则。没有本事改变规则,但又不遵守规则的人,别人不会带你玩。
榻上的贾母不咸不淡道:“你眼里还有我?我这老太婆可受不得你的大礼。”
贾珣扯了扯嘴角,这偏心的老太太。贾珍确实够孝顺,贾珣平时脸都没能露上几次。两相比较,贾珣就落在下乘。加上贾珍恶人先告状,贾母先入为主,对贾珣的印象又坏了一分。
贾珣站起,并不接话,作揖道:“老祖宗唤珣过来,莫不是要处理贾珍秉法不公之事?”
“甚么?你这孽畜!”旁边的贾珍脸色骤变,要拿拄杖来打贾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