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离家的决心之后,他就把屋里值当的东西都拿到当铺里当了,只留了一根白玉簪,一块白玉穗。
又把这些碎银换成了三张银票,这样方便携带。
还去锦绣布庄订了两套成衣,说好了今日上午去取。
“走,我们去锦绣布庄。”
“来了,少爷。”
伏海看着少爷从里屋走出来,紧锁眉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怎么还背着个包袱?”董碧韬瞪大了眼睛,右手拍了拍额头。
“总要带套衣裳换洗,带点吃食,不然饿了怎么办。”
伏海低着头,两只手紧紧拽着肩上小了很多的一个包袱。
“带个包袱出门怎么解释?”
董碧韬往前走了一步,就要去拿伏海肩上的包袱。
伏海顺势往后退了一步,有点担忧地看着少爷。
“我都安排好了,什么也不用拿,跟我出门便是。”出家门是第一关,一定要顺顺利利的。
董碧韬再上前一步,拿下伏海肩上的包袱,边说话边在桌上打开,“还不快把东西都放回原处,不然今日出不了城了。”
董碧韬从包袱里面拿出一个灰色的钱袋子,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点点头道,“还是很聪明嘛,把家当都带上了?”
伏海将包袱里的衣物都放回柜子里,又将干粮放在身上。听到少爷夸自己,很是高兴,“这是小的这几年攒下来的一点月钱。”
董碧韬将钱袋子递给伏海收好,拍拍他的肩膀:“很不错。”
伏海今年才十三岁,比董碧韬还小四岁,能想到收拾包袱,还带着家当,真的是一心一意想要跟他走的,心里瞬间涌起丝丝感动。
“今日出了城门,从此后你就叫我哥哥,我们便是无父无母的亲兄弟。”
董碧韬今天着一身月白色黛绿纹大褂,松石绿腰带上垂着一条白玉穗,那只泛着墨色的白玉簪将黑发高高挽起。
两人一前一后,四手空空朝府外走去。
董云德站在大堂门口看着儿子的背影,很是不满。“今日中秋,怎么还是着一身素色,像什么样子。”
“这次中秋给几个孩子都做了衣裳的,可能碧韬就喜素色,老爷您就随着他的性子吧。”
罗氏看着老爷的神色不对,赶紧先撇清了自己的关系。
却不知道这五年,做的衣裳都是同样的尺寸,而董碧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芜县街市上今日比往常热闹许多,学生下学,百官休沐,各家各户都在采买。
董碧韬就是要在这个人多眼杂的热闹日子,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
先是带着伏海去百花银楼,选了一对雕花银手镯,将一封信放在盒子底下,请钱掌柜交给吴家五小姐。他走的急,实在是不想在董家过中秋夜了,便急急的就要在中秋当日离家,还来不及与阿阳告别呢。
两人又到锦绣布庄取衣裳,给张掌柜付了银子,取走了两件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