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之前说的,“事件”不是单一粒子,未必存在所谓的“叠加态”,所以相对于“量子叠加态诱发”来说,这几乎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没有经验、没有理论、甚至没有相关的猜想和假说,所有研究都要从头开始——或许最终会取得成功,但绝不可能在几个小时里取得成功。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刘晓星想出了这个“破壳战术”。
蛋壳内部向外攻破、会比从外向内攻破更加简单,代入到眼下的情况,就是主动介入到“事件”之中、在其“内部”寻找诱发叠加态的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且成功率远低于失败率的方案,不过对于已经束手无策的局面来说,任何微末的希望都是值得争取的,毕竟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就是“失败”而已。
但这个战术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负责“介入”的,必须是一个可以进行主观思考的“意识”,这样才能利用“直觉启发”、“创造力”之类的能力,寻找那个渺茫的希望。
刘晓星符合这个条件,但她的“意识”并不完全是她自己的“意识”,还有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程序模拟,于是这个任务便落在了秦玉林的头上。
当然,秦玉林也是自愿来做这件事的,只是他没想到这里的情况、居然比他预想的复杂的多,而最让他没想到的……
“我他妈也真是信了你的邪!”
秦玉林又开始叫嚣:“观测就坍缩,不观测就无法确定是否出现叠加态——我以为你提的要求肯定靠谱,居然连这么简单的悖论都没发现!”
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怒气充盈,分别显露他半张脸的两个气泡、照比之前大了一倍有余。
我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儿,才想起正事、把目光投向他通红的眼睛:“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但我确实很快就发现了——所以那真是我的要求吗?”
“……你什么意思?”
“你说的那些事情,我完全没有印象,你说我提的要求,却被我先发现了矛盾——”
我怕他听不懂似的慢慢说着,态度也渐渐的冷了下来:“所以我怀疑你在说谎。”
“……哈!”
秦玉林沉默片刻突然笑了起来,可是他的眼睛里却没有笑意:“我试过了、我自己回不去,联合政府也没标记我的电荷,我他妈已经困在这了!我还骗你干什么?”
“不知道,但这并不代表你没有撒谎。”
我平静回道,同时下意识观察他脸上、所有细微的表情变化:“我劝你尽快放弃侥幸心理,虽然我说不出你撒谎的理由,但所有人做所有事都是有……”
“动机”两个字刚到嘴边,我忽然感觉不太对劲。
我为什么要观察他的表情变化?刚才说的那些话又是什么意思?我开口之前都没想过那些话,可是却自然而然的说出来了,就好像我已经说过无数次似的……
“你确定你什么都没想起来?”
秦玉林半恼半怒的脸上露出几分惊诧,而他刚刚问的那句话,也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就是那种不常听到、只是在最近听到过的熟悉感。
“我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