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委托林十三调兵平叛的是诚意伯,少年英雄刘世延。
若论行军打仗,振武营的战斗力远超其余五营。
但此时振武营叛兵抢东西已经抢红了眼,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有的背上还扛着女人。哪里还有什么战力可言?
五营官军也红了眼。叛兵们的人头在他们眼里已不是人头,而是一颗颗闪着银光的大元宝。
五营所到之处,叛兵望风而逃。
两个时辰后,林十三在鸡鸣寺附近的鸡屎街遇到了刘世延。
刘世延刚刚在鸡屎街上劝降了二百叛兵。
林十三朝着刘世延朗声说道:“禀诚意伯,五营兵已入城。属下将王命旗牌和兵权交还伯爷!”
说完林十三下马,双手将王命旗牌交给了马背上的刘世延。
刘世延高举王命旗牌:“诸将听令!新江口营扫荡鼓楼一带。大教场营扫荡贡院一带。小教场营扫荡后湖一带。河池营扫荡金川门一带。浦子口营扫荡石城门一带。”
“你们每一总旗队为一股。见到抢掠的叛军就地格杀!若投降者,则留他们性命。”
“斩首与俘虏同等赏银!”
说句题外话,刘世延颇有后世温特斯少校命李高特一发子弹押送德国俘虏的意思。
若他不说斩首与俘虏同等赏银,恐怕五营会将叛兵赶尽杀绝。
他们赶尽杀绝,叛兵就会拼死抵抗。
那这场叛乱的平息就需多废上几番功夫。
刘世延在鸡鸣寺旁的鸡屎街设了一个临时帅帐。
他几乎是半躺着发布一条条军令,颇有其先祖刘伯温运筹于帷幄之中的风采。
至后半夜寅时,一条条好消息陆续传到了临时帅帐内。
“报!已肃清鼓楼一带叛兵,斩一百,俘三百。另有百人狼狈逃窜出城!”
“报!已肃清贡院一带叛兵,斩四百,俘五十。”
“报!已肃清后湖一带叛兵,斩三十,俘一千。”
“报!已肃清金川门一带叛兵,斩六百,俘八人。另有千余人自金川门逃出城外。”
“报!已肃清石城门一带叛兵,斩三百,俘四百。本营至石城门时,已有大批叛兵退出城外。人数不详。”
“报!有五百振武营士兵,自称并非叛兵,而是入城协助平叛。坐营将军已命他们放下兵刃,原地听后处置。”
刘世延用了四个时辰,便基本肃清了这场“嘉靖三十九年南京振武营叛乱”。
刘世延转头望向林十三:“知道今夜我为何带着你平叛嘛?”
林十三此刻已对刘世延的勇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好家伙,也就是皇爷有明旨,不准勋贵亲临抗倭前线。
刘世延若去东南抗倭前线,至少可以跟俞大猷、戚继光齐名!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林十三如实说出了心中猜想:“您带着我平叛,许是想找一个见证。您应该知道我有专折密奏皇爷之权。”
“您是想让属下将今夜发生的事,如实禀奏皇爷。”
刘世延颔首:“你果然是个聪明人。我越俎代庖,以协同守备的身份干了守备的活儿。京师的清流言官免不了要参我越权。”
“说不准还会给我扣上挟持守备私自调兵,图谋不轨意图谋反的帽子。”
“我需要你做皇上的一双眼睛,看清楚今夜南京城内发生的一切。”
林十三拱手:“伯爷放心。今夜之事,谁英雄,谁草包。谁推诿塞责,谁勇挑重担,属下看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