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在下辽东第一打野仙人,李成梁
三日之后,险山西麓,险山千户所。
明军在这里虽只有一个千户所编制,最高官员却是从三品分守参将,直接隶属于左军都督府。
林十三在千户所大门前见到了险山参将李成梁。
李成梁三十多岁,生得虎背熊腰,鼻下的人中特别长,耳垂巨大。有道是人中长而寿元长,耳垂大而病少。
此人是个长寿相。
李成梁可谓根红苗正。他的老祖是正儿八经的老红巾军,跟着太祖爷入过金陵,跟着中山王进过元大都。
大明立国的第三年,太祖大封世袭武将。李家老祖不知得罪了谁,被封到辽东铁岭卫担任世袭百户。
辽东这地方。狗都不愿来。
跟李家老祖同伍的几个老红巾袍泽,要么封在苏杭,要么留在应天,唯独他被都督府打发到了辽东喝凉风。
福兮祸所依。
三十年后,靖难之役爆发。花甲之年的李家老祖因在辽东,被燕王收编做了燕军。
靖难过程虽然艰难,李家老祖却活了下来,成了靖难功臣。
这一次,他主动要求调回辽东铁岭卫。
他认为这里是他的福地:若当年不是被派到铁岭,而是留在江南,那老子就要跟南军一起在长江里当江漂子啦!
再回铁岭,李家老祖不再是小小世袭百户,而是世袭指挥使!
可能是李家祖坟冒了青烟,到了嘉靖朝,李家子孙李成梁竟考中了文秀才功名。
世袭军户子弟考中武秀才那是稀松平常的事。考中文秀才的凤毛麟角。
且李成梁是辽东军户。辽东边军几乎称得上是人均胎教肄业,李成梁简直就是军中大儒。
这样一个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边军俊杰,理应受到重用。
然而,并没有。
无论是李成梁还是同时代的戚继光,在承袭武职时都遇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上京需要路费,进京后需要拿钱到兵部打点。
不攒够钱,休想沾老祖宗的光承袭世职。
关于李成梁如何攒够这笔银子,边军之中传言很多。
最离谱的一个传言是:李成梁带着十几个边军子弟,绑了一个建州女真首领当肉票,勒索了几十张兽皮,贩到京城去卖了上千两银子。
这笔银子被他就地打点给了兵部武选司的那些小吏们。
没有花钱的不是。他的履历顺利递到了兵部大堂。
刚好那日杨博坐堂。看到李成梁的履历中竟有文秀才功名,杨博当即对这个边军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传到堂上一番问话,杨博顿时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他大笔一挥,准李成梁承袭世职,没几年又升为险山参将,将组建辽东精锐骑兵的重任交给了他。
林十三眼前站着的,就是这样一位边军中的传奇人物。
李成梁这人不愧是读过孔孟的,识文断字儿、知书达理。他见到林十三纳头便拜:“臣,险山参将李成梁,恭请圣安。”
林十三道:“圣躬安。李将军,快快请起。”
李成梁起身,忙不迭的套近乎:“杨部堂已派人给末将捎了信,让末将好生招待林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