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道:“二位!倭寇就是一群活畜生。你们应该听说过,他们登陆上岸的目的不光是抢劫财货。”
“他们见男人就杀,见女人就往上扑,见房子就烧。见到狗都要扇两巴掌再宰了吃肉。”
“铜矿能生财,他们却搬不走。想来这帮活畜生是见不得乌南人好,便将矿井统统炸毁。”
吴惟忠青筋暴起:“倭寇,我艹你亲娘!”
陈大成怒目圆瞪:“这群狗崽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们以后若落到我手上,我必吃你们的肉,剥你们的皮!”
吴惟忠转怒为愁:“矿井全给炸了。今后我们村的乡亲要喝西北风了。”
陈大成叹了声:“唉,重新挖矿井至少得三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点家业,如今全完了。”
“三年啊!乡亲们难道要靠挖野菜扒树皮活着?”
林十三道:“可以让义乌县衙赈济你们嘛。”
吴惟忠连连摆手:“义乌县衙?他们不会给我们一粒米!您知道义乌的狗知县称呼我们什么嘛?”
第173章戚家军!戚家军!戚家军!
林十三问:“什么?”
吴惟忠冷冷的说:“矿匪!县衙怎么会给矿匪发赈济粮米?”
林十三故意装出一脑门官司的样子,倒吸一口凉气:“哎呀,这可就不好办了!”
“两村百姓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要吃饭。如今饭碗被砸了可如何是好?”
他沉思良久,随后道:“吴族长、陈族长。不如这样,你们还是按戚将军的意思,加入他即将组建的新军。”
“这样一来,两姓乡亲有了粮饷不说,还能杀倭寇报仇。不光能报仇,倭寇的人头还能换赏银呢!”
“这样岂不是拉屎摘瓜逮蚂蚱,一举三得?”
林十三此言一出,吴惟忠、陈大成似捉住了救命稻草。
吴惟忠道:“倘若戚将军不弃,坎头村的人愿投入您的麾下。”
陈大成附和:“我们倍磊村也一样。”
戚继光为了把戏演逼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道:“晚了!我已给朝廷上了奏疏,说你们不愿加入新军。我会去别处寻找兵源。”
林十三在一旁道:“戚将军,你就算给我这个钦差一点面子如何?你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两村乡亲饿死?”
戚继光跟林十三演起了双簧:“林传奉,这样吧,您给朝廷上一封奏疏,请求朝廷开恩,重新给我在义乌招兵之权。”
“您在朝中树大根深,想来朝廷一定会应允。”
“若有圣旨或兵部的文书,我就敢在乌南招兵,救两村乡亲。”
吴惟忠和陈大成听了这话,双双给林十三跪倒磕头,齐声道:“有劳钦差老爷了!”
林十三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啊呀,这个可不好办啊!朝廷又不是我一个小小从五品副千户、宫廷传奉官说了算。”
“有了!这样吧,你们两村祠堂不是各养了一只血将军嘛?血将军乃是神物,若贡到永寿宫去,皇爷一定龙颜大悦。”
“血将军进宫从龙,也没辱没它们镇乡神鸡的身份。”
“只要皇爷高兴了,把你们招募进新军还不是一道口谕的事情嘛。”
吴惟忠当即应允:“好,坎头村愿将神鸡献给皇上爷。”
陈大成不甘示弱:“我们倍磊村亦愿献上神鸡!”
林十三见二人上了套,说道:“好吧。我先给朝廷上奏疏,一来告知两村献血将军之事,二来请求朝廷在乌南招兵。“
“等奏疏递出去,我和戚将军留在乌南等朝廷的回复。”
林十三唬住吴惟忠、陈大成后,立即给嘉靖帝写了一封密奏。
这封密奏里狠夸了一通乌南人的勇武、忠义。
奏疏八百里加急发往了京城永寿宫。十五天后,一道圣旨到达乌南。
圣旨的内容是:着浙江都司同知,宁绍台参将戚继光于义乌招募浙兵新军,人数三千人。
坎头、倍磊两村共有五千人,去了一半儿妇人,十六至三十五岁的青壮只有一千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