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官多年,深知当今皇上疑心重。
若嘉靖帝怀疑他献上的是毒酒。别说入阁了,他的官帽,以及官帽下面的人头恐怕都保不住!
男人做事不能急,一急就快,一快就坏事。
急了眼的赵文华竟说:“禀皇上。此仙酒严阁老早就服用过,他服之延寿,年余八旬而精神矍铄,全靠此仙酒。”
赵文华说完这话就后悔了。
皇上起了疑心,那就解释。大不了我亲口尝一尝,证明它不是毒酒也就罢了。
为何要撒谎?还把严阁老扯了进来。
工部尚书得到可以延寿的仙酒,先送内阁首辅,再送皇帝?这不是本末倒置嘛?说重了这是僭越。
嘉靖帝听了这话龙颜大怒:“有此延寿仙酒,严嵩服之,却不贡上?”
赵文华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完了。这下我要两面不讨好了。
嘉靖帝又问:“朕今年初让工部修筑正阳门。为何工期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
赵文华磕头如捣蒜:“禀皇上,修筑正阳门需云贵大料二十八根。尚未运到。”
嘉靖帝冷哼一声:“我看不是大料未到,而是你不尽心。你把精力全放在替内阁首辅寻什么仙酒,讨好上司上了。哪里还有工夫办差?”
赵文华冷汗直流,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只一个劲的磕头。
无巧不成书,又或者说这世上不存在巧合,只有巧合的假象。
正在嘉靖帝对赵文华大发雷霆的当口,吕芳快步走了进来。
吕芳走到青纱帷帐前:“禀皇爷,给事中魏元吉、罗嘉宾等奉旨查办九边军贪案。查出京中部堂官牵扯其中。”
嘉靖帝问:“哪个部堂官?”
吕芳压低声音:“禀皇爷,是”
嘉靖帝道:“大声些说!”
吕芳只得扯着嗓子,高声道:“禀皇爷,赵文华赵部堂牵扯其中。”
赵文华瑟瑟发抖,他想要辩解,却因深入骨髓的恐惧说不出一句话。
嘉靖帝问:“哦?咱们这位赵部堂从军费中贪污了多少银子?”
吕芳答:“共计十万四千两。有六位被革职查办的九边官员的口供,但尚未有实证。”
嘉靖帝道:“赵文华,你还有何话说?”
赵文华从嗓子眼里挤出苍蝇似的声音:“臣冤枉。”
嘉靖帝道:“没有实证,朕先不定你的罪。你滚回家去,戴罪候审吧!”
赵文华心惊担颤,两腿发软,已经走不动路。吕芳吩咐两名小宦,好容易才将赵文华搀出了永寿宫。
倒了血霉的赵文华失魂落魄的进了官轿。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府的。
戴罪候审这四个字,几乎决定了他的官途就此戛然而止。
赵文华打小有个毛病,一着急就肚子痛。
某年一个道士来了赵府,给了他一个偏方。腹痛之时,可卧于小舟。半个时辰便能止痛。
赵文华为此在府邸后院开凿了一个小湖,方便卧舟止痛。
赵家管家将赵文华搀扶到了小舟上。划着小舟来到了小湖的中央。
夜风一吹,小舟摇曳。照之前的经验,他的腹痛半个时辰就能止住。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他的小腹似有哪吒闹海。疼的他脸色苍白,哀嚎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