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太子爷…”
就在一行人参观完火炮厂,准备去弹药厂看看的时候,一个老头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柳工有什么事吗?”
正跟老爷子老爹商量火炮厂扩建的朱瞻圭,听到招呼扭头看去见,就见负责火箭部门的负责人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当然有事了,而且还是大好事,老头子我还打算进宫找您的,后听说您在这里我就赶紧过来了。”
柳工先是冲着老爷子几人行了一礼,随后一把抓住朱瞻圭兴冲冲道:“您让我们研究的火箭炮已经成型了,现在样车已经做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火箭炮!”
朱瞻圭眼睛一亮,向旁边一脸好奇的老爷子老爹兴奋道。
“爷爷,爹,走,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大杀器,你们绝对会喜欢。”
火箭炮,是朱瞻圭三年前给火箭部门,下达的制造研究命令。
没办法,超大号火箭研究起来实在太困难了,不是点火发射的问题,而是精准度和飞行距离的问题。
见火箭部门那边研究了许久,都没有搞定,朱瞻圭脑子一转想起了后世的卡秋莎,便直接给火箭部门改变了命令,让他们把火箭弹缩小,放到战车上用轨道发射。
反正目前是解决不了精准度和射程了,就干脆来个范围打击得了。
一颗打不中你,老子用一群砸,总可以把你给砸死了吧。
而且目前各世界的军队还是以方阵为主,这种密集射击的火箭炮,有没有精准度,还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飞到敌人头上落下去爆炸就行了。
精准度这玩意儿,以及更高大上的导弹,还是等以后后来人慢慢研究吧,现在大明喜欢火炮覆盖,虽然这样烧钱,但确实很爽。
俗语言,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有什么家底就玩什么玩意儿,只要能打赢仗,怎么样都行,损失的钱大不了从敌人那里再捞就行了。
只要能是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要说二战时期那些武器装备,以大明现在的技术,什么东西最容易仿照,那无疑就是卡秋莎火箭炮了。
这玩意儿看似高大上,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宋朝时期研究的火箭,就跟这方面技术非常相似。
唯一让大明工匠营有些为难的,就是现有的火药推进力度不太强,火箭弹飞出的距离不够远。
如果要是加大火药力度,那投入方面也会加大。
后来还是一个新入火箭营的工匠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放弃用火药推进,改用其他燃料推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工匠火箭营的人在一起琢磨了一年多,终于搞出了一种新型的推进燃料。
这种燃料是多种物品混合而成,乃是半固体形态。
这种燃料燃烧比火药长,加上一些特殊设备,持续时间也久,飞行方面也非常稳定,非常适合火箭以及火箭炮弹的助推燃料。
搞定了最难的燃料问题,火箭弹就更简单了。
火箭弹这玩意儿对于研究了将近10年的火箭营的人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仅是几天的时间就拿出了样品。
今年年初经过多次实验,火箭弹正式定型,经过大半年的研究测验改进,加上三崩子,火箭弹发射车正式定型。
“这玩意儿没有炮管,看着不太靠谱啊!”
一行人骑马来到火箭研究部门,进入大院众人一眼就看到了院中一个改装的三蹦子车。
车子外形没多大问题,只是后面的车厢架子被拆掉,装了一个长方形的多管轨道装置。
在这些轨道之中,摆放着一根根将近一人高的火箭弹。
第一眼看到这种新奇的火炮,朱高遂又习惯性的提出了质疑。
“呵呵,赵王殿下这您就不懂了,我们火箭弹发射可不是像火炮那样,借助炮管加持飞行的,而是采用助推力量飞行,跟那个原理根本就不同。”
负责火箭部的柳工,笑着解释了一下,随后为朱瞻圭和老爷子等人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