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邓国师从中挑拨,徐太傅也不会与皇上争得不可开交,最后砌门不出,”冯靖道,“那奸细道士,我们审了一半被邓国师讨了去,你们猜他怎么样了?”
一人道:“被灭口了?”
“好吃好喝供着!要肉有肉,要酒有酒,”冯靖跺脚,“隔了两三月,有事需要问他,三司去邓国师那儿提人,那奸细在屋里喝屋里喝得酩酊大醉。你们是没看到,三司官员的脸都绿了!这要说他和邓国师不是一伙的,谁信?”
几人听得震惊不已。
“为何皇上没有免了国师?”
冯靖语塞。
他能骂邓国师,但他不敢、也不会骂皇上。
他只能道:“皇上被邓国师迷惑了吧……”
话说到这儿,自是推进不下去了,再多说,便是大不敬。
“反正,造反一事,定是有什么内情,”冯靖道,“我相信定国公,他不会背叛大周。”
那几人拍了拍冯靖的肩膀。
有支持,也有安慰。
冯靖心里不是滋味,急急去找黄逸。
黄逸昨夜守城墙,天明是刚换值,回帐中歇息。
睡得正沉,却被人摇晃醒。
他眯着眼看向来人,认出是冯靖,他又闭上了眼睛,懒懒道:“有事快说。”
冯靖毫不含糊,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
黄逸的瞌睡瞬间就散了个精光,坐起身来,难以置信地看着冯靖:“我睡傻了?”
“你肯定没傻,”冯靖撇了撇嘴,“京里有人傻了。”
也就是对着黄逸,他才说这么一句。
又听冯靖分析了一通,黄逸紧绷着唇没接这话。
冯靖的话,粗粗一听是有道理,尤其是不了解皇上与邓国师的人,定会点头。
可黄逸不一样。
他当过御前侍卫,又有一位太师祖父,他对那两位太熟悉了。
秦家是什么家底,林家又是什么家底?
仅仅靠邓国师的上蹿下跳,能让皇上以谋反罪名把圣旨送到飞门关来?
断无可能。
可若是圣旨是真,秦鸾来了也是真,那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又或者说,秦、林两家到底是哪儿,犯了皇上的忌讳?
不是一点点小事,而是狠狠地踩了皇上一脚。
要不是快把皇上的脚指踩断了,皇上怎么会在边关战事期间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