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应了一句,道,“朕想向母后借两个有能力的嬷嬷,去安国公府一趟,把人接回来,在生产前再多照顾照顾,启儿那儿,也却个能让他老实些的人。”
这听着,还像个话。
皇太后听进去了,亦觉得,这人手得从她慈宁宫出。
赵启那脾气,也就在皇上与她这位祖母跟前,能收敛一点。
皇上近身的人,内侍多,嬷嬷少,还是她慈宁宫里,行事妥当的嬷嬷们多些。
既能管一管赵启,也懂些女子怀孕生产的门道,正好照顾晋舒儿。
皇太后叫了夏嬷嬷,让她去点两个人。
夏嬷嬷领命去了。
皇上又道:“秦家那儿……”
皇太后眉头一蹙。
当着淑妃的面,提秦家做什么?
视线落在淑妃身上,只见她以帕子掩唇,斯斯文文吃着点心,没有任何反应,皇太后的心落了下来。
第241章提醒
皇太后最喜欢淑妃的一点,就是知情知趣。
淑妃很会看眼色,知道什么时候该留着,什么时候要退出去。
皇太后喜欢聪明人。
诚然,皇太后并不担心淑妃做出什么有损皇上利益的事,但是,兹事体大,要留意的也是聪明人。
事关赵临的遗腹子,能少一人知道,就别多让一人听。
而他们母子对秦家的防备,亦是相同的道理。
如果,淑妃知道些内情,听皇上提“秦家”,她就会主动退出去。
那不是她能听、该听的话。
淑妃没有动,浑然不觉,可见是毫不知情的。
皇太后把视线从淑妃身上收回来,淡淡扫了皇上一眼。
皇上的眼中,闪过一丝恼意。
他会看不出母后在介意什么吗?
母后介意的状况,亦是他会注意、回避的地方!
他难道会当着淑妃的面,说那些不该提及的事情?
显然,在母后的眼中,他就是“会”。
不止是这一次,之前的很多次,母后都质疑他、不信任他。
一时间,那些记忆涌上来,让他不舒坦极了。
压着情绪,皇上缓缓道:“母后有些时日没有见侯夫人了吧?不如等下召她进宫,也是您体恤她丈夫、儿子在外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