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魅力可以来自美貌,可以来自才学,当然也可以来自幽默。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天生缺少魅力的人,那就努力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吧,它定然能帮你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
丘吉尔常以幽默力量来减轻战争的压力。每当丘吉尔想批评、抱怨或提出建议时,都会把嘲笑的对象从“他”改成“我”,比如,“我并不老,才到人生盛年而已。只是我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到盛年”。
丘吉尔一番幽默,无疑使他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更具魅力了。
幽默能显示出说话者的风度、素养和魅力,能让人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快。幽默不仅能给周围的人以欢乐和愉快,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的语言魅力,为谈话锦上添花。
有一位年轻人新近当上了董事长。上任第一天,他召集公司职员开会。他自我介绍说:“我是罗伯特,是你们的董事长。”然后打趣道:“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我生来就是个领导人物,因为我是公司前董事长的儿子。”
参加会议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起来。
他以幽默来证明他能以公正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地位,并对之具有充满人情味的理解。实际上他委婉地表示了:正因为如此,我更要跟你们一起好好地干,让你们改变对我的看法。
罗伯特的幽默,无疑消除了下属心中的偏见,也许他还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至少让员工们看见了他身为企业接班人的人格魅力所在。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善谈者必善幽默。”幽默所带给人的魅力就在于:话不直说,但却让人通过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心领神会。
如果说语言是心灵的桥梁,那么幽默便是桥上行驶最快的列车。它穿梭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时而鲜明时而隐晦地表达着某种心意,并以最快捷的方式直抵人的心灵,提升幽默者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和人格魅力。
幽默为朋友间的交往增添情趣
朋友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最宝贵的财富,广泛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更快地获得成功的青睐。而学会巧妙的运用幽默的口才,可以为朋友间的交往增添情趣,让你在朋友中间更受欢迎。
有一个叫佛印的和尚和苏东坡交往颇深,经常和苏东坡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两人都幽默机智,经常互开玩笑。
这个佛印虽然做了和尚,但是仍然非常洒脱,还常与苏东坡一块喝酒吃肉,百无禁忌,完全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
有一次,佛印听说东坡要到寺里来,就赶紧叫人烧了一盘东坡爱吃的红烧酥骨鱼。鱼刚刚做好,苏东坡也正好到了门外。
佛印听到东坡的脚步声,眼睛一转,想跟他开个玩笑。正好旁边有一只铜磬,于是他顺手就把做好的鱼藏进了这个磬中。
而苏东坡在门外就闻到了鱼的香味,满以为又有鱼吃了。但是进来一看,饭桌上没有鱼,而香案上的铜磬却倒扣着,于是他一下就明白了,但却装作不知道。他一坐下来就开始唉声叹气,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佛印不知是怎么回事,感到奇怪了。他知道苏东坡素来就是个乐天派,笑口常开,今天怎么这么反常啊?不由得关切起来:“大诗人,为何愁眉不展呀?”
苏东坡叹了口气回答说:“唉!你有所不知,早上有人出了一个上联,要我对下联。整整想了一早,才对出四个字,所以心烦。”
佛印疑惑地问:“不知上联怎么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听了觉得好笑,这副对联不是早已老掉牙了么?谁人不晓啊,莫非他想存心耍我?想着佛印就想静观其变,先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他也装作若无其事地接着往下问:“那么,对出哪四个字呀?”
“积一善一人一家。”东坡故意慢慢地一字一顿地念出来。
佛印不假思索地大声接着说:“庆一有一余。”听到这里,苏东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既然磬(庆)里有鱼(余),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尝尝呢。”直到这个时候,佛印才知道中计了。这个小插曲让两人相视一笑,开怀畅饮起来。
苏东坡运用谐音的方式,点出了佛印将鱼藏在磬里的小把戏,让气氛变得快乐、融洽的同时,也让佛印感觉到了这位大文学家信手拈来的智慧和与自己的感情之深。可见,知己好友间的玩笑、戏谑,不仅可以增添情趣,还能加深彼此间的默契,增加彼此的信任度,让友谊地久天长。
中秋节到了,吴越带着一份精美的礼物去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张树,一进门,吴越便对张树说:“根号2,请笑纳!”
张树一下子懵住了:“根号2?什么意思?”
吴越笑着说:“根号2的值不到1.5,就是一点意思(1.14的谐音)而已嘛!”
张树听罢,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吴越的幽默,使得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加富有情趣并随之加深,使彼此都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谁不希望能有几个颇具情趣的朋友,来平添自己的生活乐趣呢?但不要强求别人,如果身边的朋友都是不苟言笑的人,不妨从自己做起,主动把幽默的情趣带给他们,渐渐的,朋友们也会被你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