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这座皇城就是北京紫禁城最早的蓝本,可以说北京故宫是中都凤阳皇宫的翻版。不过,朱棣在他老爹的基础上,把气势稍微收敛了些,将紫禁城占地面积减少了12万平米,宫殿的规格也相应缩减,还舍弃了大量精美的木石雕刻,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当年明中都皇城的减配版。
注释:
【1】临濠府:朱元璋的家乡,元朝前叫濠州,洪武元年改为临濠府。现安徽凤阳。
第三节破凤阳焚皇陵
几个人有意去破凤阳,高迎祥问旁边的顾君恩:“我们到八公山有多远?”
顾君恩答道:“王驾,八公山离我们有二百多里路。”
高迎祥粗略地一算,对张献忠说:“敬轩老弟,咱们酉时出发,辰时就能到八公山。在八公山里偃旗息鼓眯一觉儿,晚上再派人出发打凤阳,怎么样?”
张献忠一咧嘴:“还是你高闯王老谋深算!”
当天晚上八点多,趁着天黑,农民军从颍州向东直奔八公山。
在马上行进过程中,大部分兄弟都在打盹,高迎祥想着打凤阳的事,没有睡意。但是,想半天理不出个头绪来,索性不想了,他回头对正在马上打盹的顾君恩说:“顾先生,别睡了。”
自从摆脱车厢峡之困后,高迎祥就将顾君恩带在身边,在大事上经常听听他的意见(杨鼎瑞负责中军老营事务,比较忙)。
顾君恩一听高迎祥叫他,赶紧正正头上的方巾,催马紧走几步,来到高迎祥的身边。
“王驾,您叫我?”
高迎祥眼睛仍然盯着前方,尽管天黑前方什么也看不到。
“陪我说说话,心里乱,睡不着。”
顾君恩略一沉吟,说道:“王驾,八公山可是有许多典故的。”
“噢!说说看。”高迎祥来了兴趣。
“古时候有一个典故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出在八公山。”
高迎祥接话说:“说说看。”
顾君恩开始讲这个典故。
八公山又称作肥陵山,重峦叠嶂,地势险要,山中有峡谷盆地,又有湖泊溪涧,龙藏虎卧,草萋鹤鸣,历来是兵家的争雄之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关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一个神话故事。西汉时,八公山属淮南国,汉厉王之子、汉武帝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广招天下贤达饱学之士,常在八公山中著书立说,研究天象,编制历法,冶炼丹药。他们编著了一本名篇《淮南子》,该书第一次整理编定了中国历法二十四节气。编撰者中最被刘安赏识的有八位,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八个人被封为八公。
相传一日,刘安与八公炼成仙丹,服食后得道成仙。《太平环宇记》中曾记载:“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不光人成仙,他们养的鸡狗在吃了碗碟中剩下的仙药后,也都升了天。
顾君恩讲完这一段,看看高迎祥听得入神,就接着说:“八公山还有一个典故——草木皆兵。”
高迎祥有点惊讶:“噢,还有典故?”
顾君恩答道:“是的。东晋太元八年‘淝水之战’时,前秦秦王苻坚率领几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先头部队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着了慌。他和弟弟苻融趁黑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高迎祥听顾君恩讲完,没有马上接话,而是陷入沉思。
顾君恩以为高迎祥听得入了神,继续说:“八公山还有一个有名的吃食,王驾你知道是什么吗?”
高迎祥从沉思中被顾君恩唤醒,习惯性地问道:“什么?”
“最有名的是豆腐。豆腐花样之多、品色之盛,没有什么地方能胜过八公山。在这里可以尝到各色各味的豆腐:煎豆腐是两面黄,水豆腐是一色白,油炸豆腐形色如糯米粑,而其豆腐皮能吃出猪皮的味道。水饺豆腐也很有特色,北方水饺,皮是面粉,淮南水饺,皮是豆腐,入口后豆腐的香味混杂饺子馅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