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琚点头,“继续查。”
“康王那边属下的人已经撤了。”
“让卫确安插入兵部的人已经获得了康王的信任,不日就会调去猎宫那边,他顶着卫家举荐的身份,身边更容易聚集卫家的拥护者,铁甲卫的人继续在反而容易露出马脚。”
统领无声抱拳,纵身溶于黑暗。
书房中重回寂静。
今日这段简短的谈话并未瞒着姜末,萧琚撇了眼站在一旁,不似往日暗中认真倾听,反而出神的望着外面,萧琚曲起手指,在桌上敲了两下,“心不在焉的在看什么?”
姜末下意识回道,“今日自早上过后就没见祁师傅了,师傅是替陛下办差去了么?”
萧琚皱了下眉:“问他做什么?”
姜末启唇,想说今日早上她和祁公公一起在书房门外时,他神色分外不安,她当时不知娘娘在里面,但祁公公肯定是知道。话到嘴边又止住,卫妃娘娘是后妃,说内官担心后妃不太妥当。
“奴婢…奴婢是想起,宫中已经开始裁量春衫,”她绞尽脑汁才想出来一个与祁公公有关,但又显得极为寻常的一件差事,这会儿还故作羞涩道:“奴婢今年长高了些,便想要请针线房的姐姐重新裁量,以此为准。”
萧琚:……
撒谎的眼神如此明显。
她当自己是三岁小儿如此好糊弄?
还因为自己找了个不错的借口,脸上还有些许得意之色。
他打量一眼,“的确长大不少。”
姜末愣住,随即想歪,脸颊微红。
察觉小宫女脸红的肃帝也明白了过来,看的他扶额,唇角扬起,尽是无奈的笑。
因这个小小的误会,今年的姜末得了一批分外合身、布料颜色娇嫩鲜亮的春衫。
不知不觉春日过去。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
姜末仍旧上午去关雎宫习武,下午回庆元殿当差,她习武刻苦,稳扎稳打的在进步,除此之外,生活与之前一般,忙碌而充实。
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陛下去关雎宫的日子越发少了,甚至有两回,姜末发现本该在关雎宫‘宠幸’卫妃娘娘的陛下,疑似在书房看了大半夜的书。
还未等姜末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否为真,康王爷前来邀功,说用于秋猎的行宫已经建成。
萧琚大喜,为不复康王辛劳,决定今年不去夏宫避暑,改去猎宫,正好一口气住到秋猎后再回京,这无疑是给内务府砸下一个惊天大雷。
夏宫里东西是一应俱全的,内务府只需准备车马粮草即可。可猎宫不一样啊,这才建成没多久,人估摸着都还是康王的人,里面东西必然不全,陛下又急着要动身,他们可不得先往猎宫送各种东西。
这一忙,忙到六月时。
肃帝离京,前往猎宫避暑。
此次出行的排场也不同于去年前往夏宫时的低调,声势浩大,从京城一路出门浩浩荡荡出去,走官道,两边百姓‘慕名’前来瞻仰,下跪磕头,山呼万岁送御驾离京。
至于心中是否咒骂肃帝昏庸的,就不得而知了。
姜末亦是头一次乘坐如此奢华的马车。
与其说是马车,比如说是一个小型可移动帐篷,人在里面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容纳十人同时进来回话,空间还有富余。
固定的长榻、屏风、桌椅一应俱全。
马车的车轮大,官道上又提前一日扬黄沙平地、洒水降尘,在官道上跑起来时并无过分强烈的颠簸感。
不过哪怕洒水了,但天气愈发炎热,地上的水没一会儿就蒸发,御驾出行浩荡,那么多车马人物经过,黄沙依旧到处飞扬。
姜末开个窗子换气,就能吃到一嘴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