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下午的时候,一辆青布马车哒哒地驶进村子。畅通无阻地停在了绣房门前,林五郎刚跳下车,就被在院子里处理羽绒的婆子们团团围住。
“五郎可算回来了!上回婶子跟你提的事考虑得咋样了?“王婆子一把拽住他的袖子。
“别听她的!“李婶挤上前,“我娘家侄女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勤快人,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得了吧!“张嫂撇嘴打断,“你那侄女壮得跟头熊似的,哪配得上五郎这样的俊后生?“
“壮实咋了?“李婶不服气地叉腰,“屁股大好生养!保准三年抱俩!“
“各位婶子别争了,我上回听你们一说,是觉得哪个都好,可我不能都娶回家来啊。”林五郎不着痕迹的抽回袖子,一脸可惜道:“巧了不是,刚好遇到一算命的,我就找他给我算一下这姻缘。”
“结果你们猜他怎么说?”
众人立马紧张起来:“怎么说的?”
“他说我二十之前不能成亲,否则娶谁克谁,那我不能害了人家好姑娘啊,是吧?”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林五郎都十八了,要不是林家这半年起来了,妥妥是个老光棍的命。可他们介绍的姑娘也都十六七岁,哪能再等两年?
“五哥。”林宝珠从屋里出来,无奈的唤了一声。
这人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林五郎笑嘻嘻地蹿过去:“幺妹,我有要紧事跟你说。“
绣房人多嘴杂,兄妹俩径直回了家。一进院子,林五郎就迫不及待地搓着手凑上前:“幺妹,你能不能借哥一百两银子?“
“你借这么多钱做甚?”林宝珠眉头一皱,杏眼微微眯起:“五哥,你莫不是在外头赌钱输了?“
“你哥我是那样的人吗?“林五郎忙摆手,解释道,“我在县城看中了个铺面,就在最热闹的西市口,位置顶好。“
林宝珠将信将疑地打量着他:“当真?“
“千真万确!“林五郎从怀里掏出一张盖着官印的桑皮纸文书,纸张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你看,这是官府出的估价单,等放出去最少得三百两打底,咱们买只要二百三十两。“
林宝珠接过文书仔细端详,桑皮纸上墨迹清晰,官印鲜红,确实不假。但她仍存疑虑:“这等好事,怎会落到你头上?“
林五郎挠挠头:“这不是我运气好吗?之前我在县城遇到个老太太晕倒在路上,我送她去了医馆。”
“后来他儿子找上我道谢,一来二去我俩就熟了。”
林宝珠敲桌子:“说重点!”
“重点就是她儿子在衙门当差。“林五郎神秘兮兮道,“这铺子原是府城一个官员的,如今那人倒了台,名下的产业全被查抄充公。“
按常理,这些充公的铺子经官府估价后,会通过牙行流通出去。
“这事正好由王大哥经手,他知道我是做生意的,就问我要不要,咱们直接买下,不仅可以省了牙钱,还避免别人哄抢抬价。”
林宝珠咋舌:这是什么狗屎运,扶个老太太还扶出了一个铺子的优先购买权。
“那你打算做什么买卖?“
“就卖咱们绣房的货,再从北方捎些稀罕物件。”林五郎叹气:“桃花镇终究是小地方,好些商队都不往这边来。在县城咱们没个固定铺面,客商们又觉得不踏实。“
要不是羽绒制品在北边卖出了名堂,他决计接不到那么多单子。
听得出来林五郎买铺面是多方考虑过的,并非一时冲动。
见他急得鼻尖都冒汗了,林宝珠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行吧,这钱我出。不过不是借,我要入伙。”
“那太好了!“林五郎眼睛一亮,整个人都松快起来。他原本还担心这么大一笔钱砸进去心里没底,有幺妹加入,顿时底气十足。
“说好什么时候交钱了吗?到时候我跟你一块儿去。“
林五郎闻言立刻正色起来:“越快越好吧,省的中间出了什么变故。“
林宝珠略一思索:“成,那就明天去。”
??不要攒文,不可以攒文,每周一评分更新,大家帮忙打打分,记得点亮五颗心,可以把评分拉上去,能拉一点是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