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对于李思高来说,这或许是最有效的。
李思高也明白崔元喜的意思。
但是他更清楚,一旦他同意迁都,或许明军很快就会突破汉城港,然后杀进汉城,如果汉城被明军攻破,这将对朝鲜军民造成极大的打击,现在不是迁都的最好时机。
作为国王,必须做到寸土不让,寸土必争。
“陛下!”
崔元喜继续说道:“陛下退出汉城,并非是弃城而逃,而是在内陆可以更好的与明军周旋。”
早在开战前,崔元喜就提出过迁都的想法。
他计划的是迁都至忠州,因为忠州地处朝鲜半岛的腹地,此时的忠州城池坚固,周围又多有山地,如果朝鲜将国都迁移到忠州,朝鲜军便可以依靠山地优势阻击明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前明军征服其他地方,那是因为其他地方没有火枪火炮这些先进武器,但是现在朝鲜有。
如果只是比较武器装备,到了陆地之上,朝鲜虽然还是与明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份差距其实并不大。
这也是朝鲜敢于与明廷抗衡的主要原因。
“别说了!”
李思高不想继续讨论下去,他道:“迁都的事情,等到战后再说,等到击退明军再说。”
“现在我们应该琢磨的是,如何在汉城港阻挡明军。”
现在明军四路大军攻打朝鲜,朝鲜国也是两面御敌。
“陛下!”
领议政李铁成出列道:“陛下,若不迁都,陛下可立即调集重兵驰援京师,我们可以在汉城港,打败明军。”
李铁成是朝鲜国的领议政,他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重臣。
既然皇帝现在不愿意迁都,这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也足以提振朝鲜军的士气,天子不怕死,兵将更会奋勇当先。
“汉城港地势也可以利用!”李铁成道:“现在在汉城周边有兵员三万余,除义州、仙州、钟城三地的兵马不能调动之外,其余各地的兵马,都可以向京师集结。”
义州、仙州、钟城,是位于鸭绿江畔的朝鲜重镇,此时也在拼死抵抗明军的攻击,现在这三地各有四万多人,这十几万兵马一个都不能动,除了这三地之外,在朝鲜各地还有十余万兵马。
将其他各镇的兵马调到汉城来,或许可以依靠地形,与大明海军较量一番。
毕竟,现在朝鲜这二十多万的部队,也都是装备了新式装备。
闻言,李思高当即道:“准奏!”
“传令全国,除义州、仙州、钟城三地兵马之外,其余各州府兵马立即驰援京师。。。。。。”说着,李思高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另外传旨各州府,立即征召年龄在十六至五十岁的男人入伍。”
朝鲜国有六百多万人,在册兵员二十六万人,除去义州仙州钟城三地近十四万人,以及在江华湾海战时战死的两万多人外,汉城还可用的兵马接近十万人。
将这十二万人全部调集到汉城抵抗明军,或许有机会将这支大明海师击退,因为此番攻阀朝鲜的大明海军,只有五万人,而且此前三日内的激战,已经让明军损失了近万人。
。。。。。。
。。。。。。
喜欢武锻大明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武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