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倾宋未删减版TXT > 第466部分(第1页)

第466部分(第1页)

有所防备,也不可能真的战胜人数远远超过自己的联军。在绝对的实力和威胁面前,忽必烈也不得不选择放弃敦煌,保住退路。

“所以蒙古鞑子这两天反而会加紧攻城?”梁炎午突然意识到什么,脸上流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唐震轻轻点了点头:“在这即将到来的狂风巨浪当中,神策军如果能够支撑到那个时候,自然而然蒙古鞑子就会不战而退。但是如果支撑不到那个时候,恐怕大明就不得不面对最坏的结果。”

梁炎午没有说话,他很清楚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大明在西域的主力战军——神策军全军覆没,敦煌陷落,天雄军也会受到重创,而忽必烈拿下了重新进入河西甚至威慑关中的重镇敦煌,使得大明不得不全力向河西派驻军队,从而防止端平入洛的悲剧重演,这样大明的主要精力也都被牵制到西北,战局的主动也落到了忽必烈手中,而海都部因为矛盾进一步分解,忽必烈自然而然也能够随时将他们彻底收拾干净。

“忽必烈打得倒是好算盘。”唐震轻声说道,“只是某要让他知道,敦煌没有那么容易攻下来,神策军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征服。这算盘想要打响,可不是举手之劳,说什么也得给老子在这里伤筋动骨!”

梁炎午则是霍然转身:“传令下去,让六扇门和锦衣卫的统领速速······”

“无须梁相公吩咐,六扇门和锦衣卫都明白此间事态紧急,所以老夫亲自前来拜会梁相公,并且统筹六扇门和锦衣卫在河西的全部力量,”一名老者沿着上城步道走上来。

梁炎午和唐震都是一愣,旋即迎上去。

他们都很清楚,河西和敦煌绝对不是小事,但是没有想到竟然已经连这位老人都已经亲自前来了。

杨风是六扇门和锦衣卫的创立者,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又是大明皇帝陛下的岳丈,德高望重。随着大明稳定下来,杨风实际上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在六扇门和锦衣卫运作的第一线了,他前来敦煌,已经能够说明在朝廷心中,敦煌是有多么重要。

“老夫昨天早上兼程而来,总算是没有误了大事。”杨风嘴角边带着一丝笑容,“因为六扇门和锦衣卫在河西的诸多事宜都需要老夫重新整理决断,所以没有来得及及时和两位会面,两位不会见怪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七章 且将新火试新茶

梁炎午急忙摆手,脸上带着惭愧神色:“杨统领客气了,现在大明国祚稳定,按理说应该已经是您们这些老前辈安心养老的日子了,可是因为我们这些后进晚辈不争气,还麻烦老相公出山,此间一切之过错,都应该归咎于鄙人。”

杨风笑了笑:“梁相公无须谦卑,河西一战现在已经牵动整个天下的瞩目,所以某亲自前来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驱除鞑虏乃是我华夏人数代之宏愿,现在眼看就要成为现实了,某能够亲身参与到这最后的几场大战之中,更是荣幸之至。”

梁炎午和唐震对视一眼,脸上都流露出轻松的神情,杨风作为大明六扇门和锦衣卫的总统领亲自前来,又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说明皇帝陛下现在对于在短期内战胜蒙古,已经有了十足的决心和信心。

“莫非杨统领对这一战势在必得?”唐震轻轻呼了一口气。

杨风拍了拍手,看着城下血腥惨烈的场景,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容,佯作愤怒说道:“唐督导难道不相信神策军,不相信六扇门和锦衣卫?陛下在年前就请动老夫前来关中坐镇,现在老夫更是亲自前来这敦煌城,如果这样还能战败的话,试问整个大明,又有谁能赢得了这一战?!”

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唐震和梁炎午相视大笑。

杨风招呼来两个手下,对着唐震和梁炎午沉声说道:“话虽这么说,现在咱们还是被蒙古鞑子包围在敦煌城中岌岌可危的一方,所以丝毫不能有所懈怠,刚才你们说的没错,想要解救敦煌城,能够依靠的除了明面上的天雄军,就只有海都了,只要海都部能够发生内讧并且最后进攻忽必烈部的后侧,敦煌之围自然不战而解。现在对于随时准备北伐的大明来说,保存神策军和天雄军的实力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

杨风顿了顿,看向梁炎午和唐震:“重中之重!”

皱了皱眉,梁炎午有些诧异:“陛下还是打算在今年之内北伐么?”

“现在来看可能和希望微乎其微,”杨风摇了摇头,“如果说之前还有可能,现在神策军被围,势必受到损失,而天雄军出动,又会消耗工部和户部的火器钱粮。陛下的性格你们也清楚,这种没有万全准备的仗,他是不会打的。”

梁炎午和唐震点了点头,这句倒是说的事实。

叶应武看上去喜欢兵行险招,甚至可以说他现在能够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更像是有上天的眷顾。但是实际上明白其中道理的人都清楚,叶应武在打每一仗之前实际上心中都已经规划好了如何进攻和后退,相比于其他人,他多做的一点就是将一个军队的士气和意志也都算了进去,这就是为什么叶应武总是能够做到在别人眼中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他有一支足够可以为依赖的强军,有着一群誓死向陛下效忠的精锐士卒,这就使得他能够实现其余军队做不到的军事目的。

而人们所谓的叶应武兵行险招,从来都是指叶应武在用兵上屡出奇谋,但是军中人士都知道,叶应武从来没有在粮饷不够的时候强行进军,甚至叶应武在上一次击退蒙古南下之后发动反击,都是在先确定了粮草充足之后方才进行的。

可以说只要叶应武打算出兵,就是必胜之局。

“不过陛下的心思,也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揣摩的,陛下下达命令,我等竭尽全力去完成便是。”杨风抬头看向远方,目光深邃,“且不管北伐如何,河西一战既然已经到了如此局面,且不说陛下是什么心思,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没有看着大明战败的道理。”

老人的话掷地有声,周围的明军士卒都下意识的挺直了胸膛。

而杨风一指身后的两名随从:“这分别是六扇门和锦衣卫在河西的统领,想必你们之前也曾经见过,和中原的来往通讯,六扇门会全力协助,而如何促使海都部向忽必烈部进攻,就是锦衣卫的责任了。还请两位放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六扇门和锦衣卫绝对不会拖后腿。但有吩咐,两位直说便是。”

梁炎午和唐震郑重的点了点头。

或许平时主力战军和六扇门、锦衣卫多有不对付,或许大家一向也少不了多多少少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到了此时此刻,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河西一战,必须要以胜利甚至是完美的胜利收官!

————————————————————

文天祥和苏刘义并肩走出政事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