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的旗舰没有参与海上的大战,经历过飞雷炮、床子弩和投石机洗礼的真腊水师,已经很难和后厢船队在海上一争雌雄,现在更主要的对手是那些顺流而下的火船,一旦让他们冲入阵中,少说也得损失五六条战船。
大明水师的这些战船可都是实打实的海船,比普通的江船甚至楼船建造起来都要费时费力,所以张贵是不允许这些小小的火船威胁到自己麾下这些大船的,到时候就算是胜了,也和失败没有什么区别,大明水师将不会再有勇气溯流而上。
所以张贵想要的,是绝对的、压倒性的胜利。
平息的鼓声,再一次在海面上回荡,原本聚集的左右两厢战船,缓缓调转船头,分别顶在前厢的左右两侧。而中军战船留下来几条保护运粮船,其余的也一并缓缓压上。
“殿下曾言此种战法能够发挥飞雷炮最大的威力,今天某倒不妨试一试。”张贵眯了眯眼,看向前方缓缓展开的战船队列。
而如果此时从天空上俯视,顺着河水冲下来的真腊战船,密集的簇拥在河道中,而大明水师的战船已经在河口摆下一道横阵,从河口的这头到那头,所有战船一致下锚,黑黝黝的炮口对准河上的敌人。同时整个阵列还有些弧度,从而可以让全部的战船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全部的火力倾泻向出现在河口的任何一艘敌船。
大明水师按照叶应武曾经所说之法,正正好好抢占“t”字头横位,现代海上炮击战术当中,几乎能够决定胜负成败的阵法,就这样在七百年前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轻轻呼了一口气,张贵抬头看向天空。
鼓声戛然而止。
所有的飞雷炮,在这一刻迎着敌人,轰鸣!
——————————————————…
“夷洲水师和真腊水师在河口大战,真腊水师大败而归,只有少数海船逃出生天?”张世杰看着呈递上来的战报,嘴角边掠过一丝笑容,“张贵倒还真是有点儿本事,终究没让某失望。”
旁边站着的老者伸手捋着胡须:“这一战本来就是在预料之中,水师大胜也不足为奇,现在老夫担心的,但是剩下的两路,毕竟左路军需要迎战真腊主力,而右路军就算是和占城人里应外合,想要攻克横山关,又岂是那么容易,真腊有胆量将主力西移,必然是对横山关寄予厚望。”
张世杰皱了皱眉:“李叔章的本事不差,一个横山关恐怕还阻挡不住他。杨老统领莫要过于担心。”
话锋一转,张世杰旋即冲着杨风一拱手:“不过这一次能够随时掌控左右路军进发之情况,六扇门和锦衣卫功不可没,某在此谢过了。”
杨风摆了摆手:“张相公客气,为君之臣,谋君之事,六扇门和锦衣卫效忠于明王殿下,既然是为了大明征伐真腊,我等自当竭尽全力。”
见杨风开始打官腔,张世杰就不在多说,毕竟六扇门和锦衣卫的忠诚没有人怀疑,杨家唯一的后代、杨风的侄女都已经是叶应武枕边人了,要说起来张世杰和杨风都能够攀上亲戚,说是一家人也不为过。
想起来什么,杨风却是突然开口:“此次殿下南巡,张相公应当也收到消息了,张相公以为,殿下此次南来,为的什么?”
张世杰一怔,旋即沉声说道:“南洋蛮夷诸多,单单凭借某这个兵部尚书,已然镇不住局势,而且夷洲水师现在主力云集对付真腊,一时间抽掉不出其他战船征讨南洋诸多岛国,所以殿下南巡,必然是为了南洋快速的稳定,于情于理皆说得过去。”
杨风一笑,负手在张世杰身前踱步:“张相公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哦?”张世杰挑了挑眉。
“殿下此次前来,明里是为了南洋,背地里实际上还是想要对付蒙古。”杨风沉声说道,“真龙不走,北方金雕,又哪里有胆量挑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
尖尖的船艏劈开水面,一轮皓月从海天之间缓缓升起。
明亮的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也洒在这五艘顺着轻风劈波斩浪而行的飞剪快船上。
“大哥哥,你倒是烤好了没有,微儿都快饿死了。”赵云微看着火炉上不断旋转的烤鱼,吸了吸鼻子。一滴一滴的油脂从鱼身上滑落,掉到下面的火焰中,让火苗越窜越高,而香气已经顺着风扑入每一个人的鼻子。
叶应武自己也是咽着口水,顾不得烫手,拈着竹签将烤鱼拿起来:“应该差不多了······”
话音未落,旁边已经张牙舞爪的微儿和惠娘已经扑过去,将叶应武手中的几串烤鱼抢的一干二净。当下里无奈的叹息一声,叶应武看了一眼惠娘:“你们两个小心点儿,刚刚烤出来很烫的。”
不过显然这句话说晚了,赵云微眼泪都快流出来,大张着口喊道:“水!”
叶应武耸了耸肩,将水壶递过去,然后瞪了同样被烫的张牙舞爪的惠娘一眼,自从被微儿天天缠着以来,好像王清惠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儿也变得有些傻乎乎的了,果然聪明没有办法教会,但是变傻却是可以一起。
伸手捻起最后两串烤鱼,叶应武向着船头走去。
衣袂临风,赵云舒靠在船头的栏杆上,静静看着远处明月清辉下的海面。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却是一动也未动。明王殿下和几位王妃在船上烧烤,除了桅杆处放哨的将士之外,其余人都自觉的回避了,所以这个时候缓缓走过来的除了叶应武也没有别人。
换做微儿和惠娘那两个疯丫头,不可能有这么沉稳的步伐。
“尝尝。”叶应武将一串烤鱼递给赵云舒,然后自顾自的同样靠在栏杆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海上明月,想要看到一回,可没有那么容易呢。”
赵云舒小口咬着烤鱼,唇角掠过一丝笑容:“夫君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来及看一眼教坊司刚刚送来的两位姊妹,心里是不是有些遗憾?”
叶应武一怔,从汉唐时候开始,教坊司就一直肩负着从敌国俘虏当中为皇帝挑选姿色上佳者充实后宫,大明的教坊司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吏部尚书陈宗礼这个做了一辈子礼部尚书的老人手中,教坊司更是经营得风生水起,让叶应武怀疑这位前朝老臣是不是当一个青楼老鸨更加合适。
虽然对于强行塞进来的女人,叶应武并没有多少好感,前世作为一个富二代,他自然看不起那些自己还没有出手,就扑上来的女人,更何况到了这七百年前,身边哪一个不是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