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咱们先出去!”两名亲卫自然不可能舍下杨霆自己冲出去和蒙古鞑子拼命,当下里不由分说将杨霆架了起来,三个人有些狼狈的从陷坑中爬出来,却发现原本浴血奋战的势头似乎有些不对。
之前甚至已经开始压着明军打的蒙古骑兵,竟然已经自己乱了阵脚,开始徐徐退却,而明军之中邕州军和宣武军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虽然娄勇和杨霆都陷入了苦战,但是随着蒙古骑兵阵脚松动,训练有素的各处都头和指挥使都开始率领麾下儿郎向前拼命挺进。
“怎么回事?”杨霆找到自己的长枪,刚才撞在坑底那重重的一下让他到现在还有些头晕脑胀,走路也踉踉跄跄。
娄勇提着一把朴刀,快步而来,见到杨霆这个样子却并没有笑,而是伸手指了指弄云峰:“刚才老将军亲自带着人冲上弄云峰了,蒙古鞑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山上营寨的投石机正集中起来居高临下对付龙首关。”
微微一怔,杨霆旋即定睛看去,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整个龙首关已经被投石机的石弹和密集的箭矢所覆盖,更重要的是显然李芾和马塈并没有忘了把飞雷炮搬到山上,一发发炸药包如同雨点砸落在龙首关,爆炸声已然成为天地间唯一的一种声音。
“快看,是白旗!”突然间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杨霆和娄勇都是诧异的看向城头,一面白旗已经升了起来,在爆炸的气浪中摇摇晃晃。而几名大理人打扮的家伙,正探出身来大声喊着什么,不过因为炮声太大,根本听不清楚,而且那几道身影也很快消失在城头,不知道是自己被吓着离开了,还是被箭矢和炸药包消灭。
只不过那一面白旗,依旧孤零零的飘在城上,取代了原本的黑色旗帜。
而龙首关的大门,在一双双或是惊讶或是迟疑的目光当中,重重关上,使得关外的蒙古骑兵,除了和眼前越来越多的明军决一死战之外,没有别的退路。仿佛意识到什么,蒙古骑兵们举起他们的马刀高声吼叫,只不过龙首关的大门却是纹丝不动。
李芾轻轻踢开挡住去路的一根焦黑木头,大步走上弄云峰营寨,周围都是明军将士在忙碌着。而亲自率军攻破了弄云峰的马塈老将军已经站在营寨垮塌了一半的点将台上,看着山下。
“或许蒙古鞑子怎么都没有想到,大理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背叛他们。”马塈轻轻捋着自己的胡须,忍不住感慨一声,“现在大理人正在龙首关中和蒙古鞑子激战,并且凭借着人数占据了上风,蒙古鞑子赖以横行天下的骑兵又被逼迫到了城墙脚下,再难冲锋,恐怕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场大战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如此变化吧。”
轻轻笑了一声,李芾淡淡说道:“大理一直都是依附于强者,原本是我中原王朝之属国,后来又归降蒙古。等到大明在江南崛起,并且一步一步打的蒙古没有还手之力,这些大理人就算消息再怎么闭塞,也终究还是会动动脑子的。更何况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川蜀军进攻西川,成都府不就是守军内讧之后被依附于蒙古的汉人拱手奉上的么。”
想起来什么,李芾脸上的笑容更盛:“更何况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这一次大理人归附了大明,那就已经是他们第二次背叛了,如此算来,等到下一次大理人决定换主子的时候,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马塈伸手按住剑柄,沉声说道:“他们已经没有下一次了,大理,是要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这大理人,也是要彻底成为大明的子民。”
山下的杀声已经渐渐平息,不得不说娄勇和杨霆这两个家伙还真是下手狠辣,从后面陆陆续续赶上来的重装甲士作为前锋,一排排的长矛兵如同浪潮向前涌进,最终将丧失了速度这最大的利器的蒙古骑兵硬生生钉死在城墙上。
或许被杀的血流成河的蒙古骑兵并没有想到,自己杀出城的时候,就已经被托付了后背的友军背叛,而这曾经可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龙首关,终于成为了这两千多名骑兵的埋骨地。
随着最后一名蒙古骑兵的倒下,原本紧闭的龙首关城门,被缓缓打开,一名大理打扮的瘦削汉子快步走出来,见到迎面而来的两名被众多将士拱卫的两名明军将领,急声说道:
“龙首关高程,献关于诸位大明军爷。”
杨霆看也没有看这自称高程的男子,一边提着满是鲜血的长枪大步走入城门,一边朗声喝道:“宣武军、邕州军各部,立刻占领龙首关,同时清扫各处蒙古鞑子,两军前厢,随某速速前去大理城!”
“诺!”身上带着鲜血,杀气凛然的一众厢都指挥使纷纷应诺,而大队的明军将士根本没有在意愕然的大理士卒,飞快的向着城内冲去。
高程脸上带着分明错愕的神情,看着这些浑身鲜血、目光炯炯的明军将士,却是没有胆量多说什么。如果不是这些人在城墙下面拖住了蒙古骑兵,恐怕也不会留给他们大理人反戈一击的机会,而谁曾想到,那在大理这么多年来作威作福的蒙古骑兵,竟然会被这些人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消灭殆尽,自高程以降这么多大理人,自问是没有这个能耐的。
也不知道这些像是神兵天降一般撕开善阐府的防线,一路杀入大理来的明军、汉人,到底都是什么来路。
“你就是龙首关大理守军万夫长高程?”一名纵马而来的中年男子在高程面前拽住马缰,战马嘶鸣。
高程打了一个哆嗦,急忙学着汉家礼仪拱了拱手:“正是末将。”
那男子微微皱眉,不过还是和颜悦色的说道:“某是大明宣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李芾,此次和广南西路安抚使马老将军共同主持收复大理之战,识时务者为俊杰,高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实在是大理之幸!”
虽然不是很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什么意思,不过高程知道是在表扬自己,当下里谦恭的连连弯腰拱手,忙称不敢当。
看着眼前这个瘦削汉子卑躬屈膝的样子,李芾却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个高程能够在这么紧要关头毅然决然的站出来和蒙古鞑子反目,说明至少在对于站队方向的判断上和胆量上这个人还是有那么两把刷子的,自己可不能小瞧这种人物。
更何况大理高家的人,又有几个是等闲货色?
当下里李芾从马背上翻下来,伸手搀扶高程:“高将军无须如此,既然高将军已经将这龙首关献于大明,那么自然有功于大明的江山社稷,若是高将军想要继续为大明效力,恐怕明王殿下会很乐意的。”
高程有些惶恐不安的抬头看了李芾一眼,旋即咬咬牙下定决心一般点了点头:“高某自然恭敬不如从命。另外这大理最重要的三处州府,善阐府、大理府和三赕府,其中善阐府已经是大明之土地,而大理府也是将军囊中之物,既然入大明,末将自然应该有所表示,这三赕府中大理儿郎,向往大明久已,若是将军放心,末将愿意为将军兵不血刃夺取这三赕城。”
脸上流露出惊喜的神色,李芾急忙握紧高程的手:“当真是天赐高将军于我大明,实在是大明之幸也。高将军想必家眷也在此处,不如抓紧回去看看,兵荒马乱之中,保住家人安危,当为重中之重!”
高程感激的点了点头,急忙招呼两名亲卫快步离开。
而李芾看向高程瘦削的背影,却是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马塈已经走到了李芾的身边,压低声音。
“这个高程,不容小觑。”李芾缓缓伸手按住了剑柄。
马塈微微一怔,看着李芾难得流露出的凝重神情,当即凝神说道:“叔章,你这是不打算留他了?”
李芾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这个高程,不能留也也得留,毕竟这是第一个投靠咱们的大理人,而且能够守卫这龙首关,说明他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和声望地位的,毕竟蒙古鞑子也不是傻子,让这个高程来和他们共同守关,必然有其所求。”
“这么说来,叔章是不打算明面上动手了?”马塈不只是一个沙场老将,也是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的,一眼就看穿了李芾的心思,归根结底,李芾还是想要对这高程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