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倾宋未删减版TXT > 第228部分(第2页)

第228部分(第2页)

沿着寨墙接连不断都是爆炸的火光,这个时候宋军也顾不上营寨寨墙都有可能被这爆炸掀翻。

飞雷炮依旧在尽情宣泄着自己的怒火,前方一片火海。

“打开寨门,各部随某冲击!”苏刘义怒吼道。

一直紧闭的寨门猛地分开,而外面的蒙古士卒突然间发现他们一直无法逾越的厚重寨门竟然自己分开了,还没有等他们回过神来,一支支箭矢已经贯穿了大多数人的胸膛,紧接着一排排的宋军长矛手迈动着坚定的脚步向前。

蒙古步卒已然不可遏抑的溃败,尤其是陪同他们进攻的那支蒙古千人队已经近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这些蒙古士卒的脊梁骨似乎都被突然间展露威风的飞雷炮打断,只知道拼命的向着没有火焰、没有爆炸的方向奔跑,一时间宋军士卒竟然也追赶不上。

苏刘义轻轻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飞雷炮在关键的时候力挽狂澜,恐怕蒙古步骑还不至于这么简简单单就放弃攻击,甚至有可能这个时候寨墙都要守不住了!

这新式火器到底是不同凡响,也难怪饶是阿术那样的统帅,在这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尤其是他面对的还是两百台飞雷炮不间断的轰击,那种震天动地的场面,苏刘义想一想就感觉背后一阵寒冷。

自己现在能够做的,只有庆幸这种火器是自己这边掌控的,否则恐怕就真的是宋军的末日了,这种火器对付各种固定的武器,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宋军最大的凭借就是城墙和营寨。

“鞑子骑兵!”突然间一名士卒大吼了一声,苏刘义一怔,旋即诧异的看去,天边隐隐约约出现一道黑线,很快就变成震撼人心的乌云一朵,足足两支千人队飞快的席卷而来,由远而近!

蒙古鞑子竟然还留了后手。苏刘义忍不住苦笑一声,不用他吩咐,已经散开追出去的宋军士卒,被这突如其来的蒙古骑兵吓了一跳,飞快地向后奔跑,也顾不上马上就能够追上的蒙古步卒溃兵。

这两支蒙古千人队显然也目睹了刚才飞雷炮轻而易举让自家投石机方阵成为一片火海的场景,所以并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游荡,不断地用骑射对付那些追逐出太远的宋军士卒。

“收兵!”苏刘义朗声喝道,蒙古骑兵不敢向前,那他就可以从容不迫的收拢各部了,毕竟现在镇海军和五河口淮军都没有那等和蒙古骑兵在空地上硬碰硬的能耐。

后面飞雷炮再一次吼叫,十枚炸药包在蒙古骑兵前方爆炸,掀起来漫天的雪粉和泥泞。蒙古骑兵显然也意识到不能够再靠前了,南蛮子这一次根本就是在变相的警告,所以他们一边缓缓退后一边收拢漫山遍野奔跑的蒙古步卒。

苏刘义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西方,心中暗暗祈祷。飞雷炮已经把蒙古鞑子的全部兵力都轰了出来,他们在五河口的后军也不过就是两个骑兵千人队,说明自己和张世杰的猜测并没有什么错误。

蒙古鞑子的主力,依旧对准了涟州!

某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涟州就看你的了。

张世杰,不要辜负了镇海军。(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不可违(中)

“臣叶应武再拜顿首,以述衷情。咸淳三年元月,鞑子寇边,兵锋甚烈,一夜之间自襄阳及郢州,烽烟四起。臣夙兴夜寐,提劲旅以北上,连与寇战于郢州、虎头山、安阳滩,并破敌十万,灭其威风,使寇怕非十年不敢窥襄阳。京湖安抚使吕相公者,面敌之狼噬,随奋战不惜此命,然非是大将之才,三败之罪,应在其身。臣之天武军力挽狂澜于既倒,终成此襄阳之功名,不求重赏厚禄,唯图山河平复。奈何吕相公嫉贤妒能,阴使刺客刺杀臣下于当街,若非将士用命,怕书此奏章者已非臣下,幸甚至哉,难以言表······”

(作者按:咱家文言文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大家凑活着看吧······)

“够了!”贾似道猛地一拍桌子,“不用念了,就给老夫说说,他叶应武到底想要干什么!”

翁应龙忍不住流露出一丝苦笑,不过还是将奏章翻到了最后一页,声音之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苦涩,接着念道:“当诛吕文焕,以告慰死难将士在天之灵、以向天下宣明大宋刚正之国体。臣大宋沿江制置副使、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并知兴州叶应武敬上。”

贾似道轻轻吸了一口凉气:“诛杀吕文焕?他倒是想得美!”

翁应龙毕恭毕敬的收起来叶应武的奏章,然后看向桌案上那摞的有如小山高一样的奏章堆,轻声说道:“相公,这里还有这么多。还要不要接着念了?”

贾似道颓然摇了摇头:“不用了,老夫已经能够猜测到这里面都是些什么。镇江府知府赵文义、镇海军四厢都指挥使苏刘义、合州知州张珏、潼川府路安抚使高达还有江南西路那几个老匹夫。没有想到不过是大半年的时间,这叶应武竟然已经成了如此气候!”

翁应龙看着愈发苍老的贾似道。这大半年贾似道明显的多了白头发,而且和以前相比脸上的皱纹也多了很多,每天更是基本不再过问当朝政事,全都推给自己的属下幕僚。

或许这个大宋政坛的常青树,也已经感受到了几分对自己不利的气氛了吧。不过应该让他知道的,翁应龙还没有隐瞒的意思,当下里咬了咬牙还是说道:“回禀相公,实际上不只有这几个人,还有湖南安抚使汪立信以及荆湖、川蜀大多数的文武。都有奏章,另外江南、岭南等处也纷纷有奏章呈递上来,不过他们都是只是期望相公能够明察秋毫,不能轻易饶恕罪魁祸首。”

“罪魁祸首?”贾似道冷笑一声,现在全天下恨不得都认为是吕文焕做的,严惩罪魁祸首,还不就是拐弯抹角的响应叶应武?这些墙头草在关键的时候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了人多势众的一边,甚至这里面还有自己不少曾经信赖的人。

“你先退下吧。”贾似道疲惫的摆了摆手。

翁应龙急忙说道:“相公,襄阳那边已经结束了有些时日了。如果朝廷再不做出奖赏的话,恐怕会让天下将士们寒心啊!毕竟那么多人看着,就算是士卒们不说什么,只要那些文人煽风点火。恐怕也是免不了会有人对朝廷不利!”

“你先退下吧。”贾似道依旧用不变的语气。

终究还是没有反驳,翁应龙冲着贾似道一拱手,缓步走出大堂。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苍髯白发的老人,老人蜷缩在座位上。仿佛就像没有了气息一般,谁能够想象就在不久之前他还能左拥右抱。和一众人等饮酒作乐?

只是贾相公你知不知道,还有一些事情,某没有告诉你。翁应龙心中有些复杂的忍不住叹息一声,兴州、郢州、樊城、镇江府、数不清的大宋城池、数不清的百姓,为朝廷送上了数不清的万民书。一封封甚至是血水写成的书信,看的翁应龙触目惊心。

没有想到自己刚刚让平江府稳定下来、身心俱疲的回到临安,却又要面对这样难缠的对手、面对这样难以应付的局面。对手的强悍已经让他束手无策,因为不管朝廷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只要是有稍微维护吕文焕的意思,那就是和天下百姓为敌啊!

唐太宗曾经语重心长的说,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每一个读书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