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不同的两人,怎么可能达成一致?
毛润泽也就是看在对方的身份上,不能直接愤起喝之,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冷声回绝道:
“孙大人,学生谢谢你的好意了。”
“不过和科举相比,学生还是更愿意投身科举,继而光耀门楣。”
“至于这般话语,还请孙大人以后不要再说了。”
“学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举人而已,平日里因为喜好看一些杂书,所以话语就有些不着边际了。”
“再者,学生自小读书,家里的农活都没有操持过,可谓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让学生这样的人去了兵仗局,又有什么用?”
“所以,学生谢过孙大人的好意,也感谢孙大人的赏识,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就此作罢就是。”
毛润泽话语一顿,继续说道:
“等这马车停下,学生就和大人拜别,日后学生若是能金榜题名,定来向大人贺喜。”
毛润泽不急不缓,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他这般生冷的言辞,也让对面满腔热忱的孙福,如同当头淋了一盆冷水。
就如之前所言一般,孙福从来没有对一个人这么上心过,毛润泽的种种想法也确实是让他找到了珍宝的感觉,可是强扭的瓜不甜,如此人才却执拗的想着科举,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孙福心中一阵酸涩,看着一脸坚决的毛润泽愈发的不舍。
但不舍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强迫对方吗?
唉!
孙福一念至此,神情瞬间低落下来。
士农工商。
工匠的地位和士子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自己如此邀请对方,也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
人才啊!
孙福心中纠结无比。
看着眼前的毛润泽,就露出了恋恋不舍之感。
毛润泽见状,猜测到孙福还是没有打消掉念头,苦笑一下的同时,不得不换了一个口气,转圜道:
“孙大人,老话都说了,强扭的瓜不甜。”
“而且学生也志不在此,科举高中光耀门楣为国效力才是学生的毕生所愿。”
“伱让学生现在放弃二十多年的追求,忘掉那些倒背如流的四书五经,前来和你们一切琢磨这工匠之事,试问,你能心甘吗?”
“这可是学生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啊!怎么能到了这最后一关,就轻言放弃呢?”
“不管如何,学生还是感谢大人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