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人寸功未立,不过是一个月前才参的军。”
苏定方是什么人啊?
隋末的时间便已经崭露头角了。
李靖自然看重他。
而且他也没有让李靖失望。
原本的历史上苏定方便生擒了颉利。
即便是在现在的时间线上,苏定方也让颉利差点被擒。
这样的猛将,别说是李靖了,就是温禾也肯定要给他走个后门什么的。
见他不解,温禾笑着解释道,他刚才扫过卷宗时便记准了关键信息。
“还是在百骑要扩编的消息传出去之后。”
苏定方闻言,这才从许敬宗手中拿过卷宗细看,上面的参军日期果然是一个月前,恰好卡在百骑扩编的风声传开之后。
他眉头一蹙,没再说话。
这时间点确实太巧了,由不得人多想。
他向来不习惯分析这些,若是打仗,他倒是有自信。
可是这种事情……他不由得将目光投向温禾。
心中发出一声长叹:‘也不知陛下,为何要让某来此。’
他实在疑惑,索性也不说话了。
温禾沉吟片刻,看向众人:“这样吧,这些档案里,参军未满半年的,全部筛掉,年纪超过三十的,也一并黜落。”
前者是为了防止有人刻意钻空子,后者则是考虑到百骑任务凶险,需要更有冲劲的年轻人。
这一次,苏定方没有丝毫异议,默默点了点头。
他也不得不承认,温禾的标准虽严苛,却句句在理。
即便如此,剩下的人数依旧不少。
天还没亮透,百骑的值房里就已点起了油灯。
四盏羊角灯悬在房梁上,将桌案照得亮堂堂的,却驱不散清晨的寒气。
温禾裹着件厚棉袍,手里捏着块暖玉,正逐行扫过一份泛黄的卷宗,指尖在“父曾任齐州别驾”几个字上顿了顿,随手扔到右侧的竹筐里:“齐州王氏是山东士族旁支,这人不能要。”
苏定方坐在对面,正用朱砂笔在卷宗上勾画,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见那竹筐里已堆了小半筐被剔除的卷宗,眉头微蹙却没作声。
他手里这份写着“弓马娴熟,力能扛鼎”,可翻到籍贯一栏,发现是关陇某氏的远亲,也毫不犹豫地丢了过去。
他虽然不太认可温禾那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行为。
可他也知道,这些事情不能马虎,若是做错了,便是人头落地。
他虽然官职高于温禾,可论对百骑的熟悉,他自认不足。
就像在战场上,永远不要在打仗的时候,去质疑指挥者。
许敬宗捧着卷宗的手冻得发红,却依旧逐字细读,忽然指着某页笑道:“嘉颖快看,这人说自己‘通百家言’,可连字都写错了三个,显然是虚报学识,想混进百骑当文书。”
他将卷宗折了个角,扔进右侧筐里时,还不忘啐了一口。
“这般投机取巧之辈,留着也是祸害。”
长孙涣来得稍晚,手里捧着的是从兵部调来的补充档案,正与桌上的卷宗一一比对。
他忽然“咦”了一声:“这份卷宗说此人是农户出身,可兵部的户籍册上写着他有个叔父在吏部当值,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说着,他将两份档案并在一起,推到温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