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陛下怎会突然提起开放街面摊贩之事?”
出了殿门,房玄龄拧着眉头,满脸不解地问道。
“不是说陛下今日陪太上皇去曲江池赏梅了吗?莫非是遇到了什么事?”
关陇集团的官员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长孙无忌。
在场众人中,论与皇帝的亲近程度,无人能及他。
“某也不知。”长孙无忌故作无奈地笑道。
“许是陛下一时兴起吧。”
“依某看,定是有小人在陛下跟前进了谗言!”
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关陇官员咬牙道。
“必须把这建言之人找出来,免得他蛊惑圣心,坏了我大唐根基!”
这话一出,其余关陇官员纷纷点头附和:“正是!那些黔首庶民,耕于田间便足够温饱了,若是给的多了,岂不是增长了他们的贪婪。”
“今日多亏了黄门侍郎挺身而出!”
有人转向赵弘智,满脸赞许。
“赵侍郎智勇双全,及时提醒陛下,才没让那谗言得逞!”
“是啊,多亏了黄门侍郎!”
赵弘智被众人恭维着,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嘴上却假意谦虚:“都是为了社稷,某只是尽了本分罢了。”
“那建言之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又有人啐道。
“让小民得利,岂不是乱了尊卑?这天下还得靠我等士族支撑!”
“正是此理!”
关陇官员们簇拥着赵弘智,一路议论纷纷,言语间满是对“建言者”的鄙夷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而另一边,李靖率先告辞离去,魏征则与几个士族官员走在最后。
这些人皆是五姓七望出身,多为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之人,还有少数来自太原王氏与赵郡李氏。
这些人在尚书省多任六品左右闲职,话语权远不及关陇集团。
“玄成兄。”
一个卢姓官员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
“关陇那些人之所以反对,无非是怕损了他们在东西市的利益。
依某之见,这次我们不如支持陛下。
既能让关陇吃瘪,也能卖陛下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魏征脚步一顿,回头看向身旁几人。他虽向来以“孤臣”自居,却与山东士族集团渊源颇深。
当年李建成能拉拢山东士族,便是他在暗中牵线。
不过对于这些士族,他也有很多看不惯,所以之前从未帮他们说过话。
特别是在于温禾的事情上。
但士族还是想拉拢魏征的。
“卢兄说得有理。”
另一个崔姓官员附和道。
“能让关陇难受的事,咱们没理由不做,倒是不知这建言之人是谁,竟有如此见识?这般俊才,我等士族当设法拉拢才是!”
“崔兄所言极是!若能将此人纳入麾下,日后对我等在朝中立足大有裨益!”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