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后的卢承庆连忙上前扶着。
那崔氏老者崔钰书,端着茶盏的手顿了一下,抬眸望着卢子业。
“你可知这短短的旬月,有多少原本想要投靠我等的寒门,陡然离去?”
“温嘉颖那三文钱一本书,才是真正的断了我等之路!”
他说罢,重重的将茶盏砸在桌案上。
“方才在元会上,陛下那第三杯酒,你们以为敬的是明日的年号?他分明敬的是温嘉颖,此子太过锋芒毕露了。”
崔钰书眼眸闪过一丝寒意。
坐在右边的那位王氏老者,沉吟了片刻,淡淡说道:“造纸和印刷都在温嘉颖手中,崔兄以为,我等该如何抗衡?”
“若只是比他低一文,只怕不够吧,要知道他手上不单单有那些经典,还有启蒙的《三字经》,以及他所撰写的《三国演义》。”
“之前郑氏的结果历历在目,崔兄总不能让我等也学郑元璹吧?”
之前让郑元璹去烧羊毛,也是这一位的主意。
他们之前没有反对,也是没想到,温禾下手竟然如此狠辣。
丝毫不顾及士族的颜面。
而且博陵崔氏迅速的和他们翻脸,才导致上一次的谋划落空了。
崔钰书闻言,收敛了几分怒意,摇了摇头说道:“放心,这一次不会那么鲁莽了,说起来,老夫给两位引荐一个人,进来吧。”
他话音落下。
从门外赫然走进来一个青年。
年纪看着二十五六的青年,穿着一身青衫,眉清目秀,倒是有几分俊才的意味。
“这位是颍川才俊,荀珏荀子璋,其祖上便是曹魏时的荀令君,当年北魏时的荀济和他同宗。”
崔钰书介绍时,荀珏正向着卢子业和那王氏老者行礼。
“晚辈见过王公、卢公。”
荀家在东汉与三国时声名显赫,可惜东晋之后逐渐落没。
原本的顶级士族,如今都快比不上寒门了。
而崔钰书口中的荀济,就是那位为了阻止高澄谋反,被他扔到锅里煮了。
那个时候清河崔保下了一部分荀氏,这位便是出自那一门的。
“要对付少年郎,自然是用一少年郎。”
崔钰书摸着胡子笑道,
王氏老者微微挑了一下眉头,朝着荀珏看去。
“既然如此,你便说说要如何对付那温禾?”
“启禀王公,晚辈初来长安,对这位高阳县子了解的不多,大多都是听说,具体如何做,还是要等晚辈了解之后才能定夺。”
荀珏回答的从容。
可王氏老者和那卢子业却不满意。
“这是在敷衍老夫?”王氏老者不满道。
“子璋,莫要卖着关子,元辰是个急脾气。”崔钰书笑道。
那王氏老者不满的哼了一声,却也没有说话。
只见荀珏行了礼,说道:“若只是对付那三味书屋,其实不难,晚辈听闻,国子博士孔冲远前番想入东宫被拒绝了,孔家便想寻求出路。”
他口中的孔冲远,便是当初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
“何意?”卢子业不解道。
“孔家只怕是觉得是那温禾,挡了孔冲远的路吧。”崔钰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