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摄政王的医宠狂妃 > 分章完结16(第2页)

分章完结16(第2页)

武帝开心的哈哈大笑,连连喊着让这些官员落座。

满殿的人不管心中怎么想,脸上都带着微笑。刘贵妃坐在座位上,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手中的帕子却攥得紧紧的,精心修剪的指甲狠狠的戳入掌心。

过了一会儿,德胜就满面喜色的从后殿走了出来,“老奴给陛下报喜,丽妃娘娘已怀有一月龙胎。太医说胎儿月份尚浅,需要小心静养。”

武帝一听眼中的喜色都要飞出来了。宫中已经有十年没传出宫妃有孕的消息了,今日正值他寿宴之时竟能得这一个老来子。

“赏,赏丽妃镇胎玉佛一尊,玉锦十匹,朱钗玉镯各五套。”想了想又把刚得的那块白晶石也拿了过来,“把这个也给丽妃送过去,尚华宫中所有侍候的宫人每人赏白银一百两,让他们都仔细些伺候着,出一点差错整个尚华宫的人一起受罚。”

武帝这边高兴了,刘贵妃那边却气的头顶都要冒烟了:不就是有喜了吗,哪个女人没生过孩子。没想到这个小贱人进宫五年都没有动静,现在竟然有了身孕,看武帝这个样子还很重视,得想个法子不知不觉的把丽妃肚子里的那块肉给除了。

刘贵妃眼中闪过凶光,理了理被自己握的有些皱的手帕,端起酒杯面向武帝,“丽妃妹妹这寿礼可真是今日最好的礼物了,陛下您可得多饮几杯庆贺下,臣妾希望丽妃妹妹能早日为陛下诞下麟儿。”

“哈哈哈,好!好!好!”武帝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殿中的官员见此也饮尽了杯中酒。武帝又吩咐上了第五轮的菜,殿中一片欢声笑语。

韩颖不着痕迹的回头看了看明墨,明墨微微点头。韩颖的嘴角翘得更高了:好戏,就要开始了!

就在殿中杯来盏往的时候,宫门处的镇宫鼓“咚!咚!咚!”的被敲响了。殿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变。

武帝递了个眼神给德胜,德胜领命躬身走了出去。一刻钟之后就呼啦啦的进来一堆人。

------题外话------

某爷:爷不在现场,名字也得出场。

某太子:本宫人在场,宝物也在场。

某颖:钻石不错,个头挺大。

某爷:爷在颖儿眼中还不如一颗石头(tot)~

☆、第三十二章南蜀来的难民

镇宫鼓原本是南夏第一任开国帝王设置的。

南夏第一任开国皇帝元帝原本是庄户人家出身,当时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元帝受不了当时的苛捐杂税才投身起义军,慢慢的从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兵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先锋、副将、元帅,直到最后登上大宝当了皇帝。所以他很明白国家的根本就是百姓,国家要稳定就需要百姓能安康。如果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生活不下去,就又会进行一轮新的起义,那赵家的江山就不会稳稳当当的传下去。

所以在他称帝后就在宫门口设了一架镇宫鼓。凡是有重大紧急事情或苦主无法通过当地官员上达视听的事情发生时就可以直接来宫门口敲响镇宫鼓。而且还规定不管当时的皇帝在干嘛,都必须第一时间出来接见击鼓之人。

这面鼓只在元帝的时候敲响过几次,自此后所有官员都兢兢业业的为百姓尽力,为朝廷尽忠。但是随着时间的过迁,这面镇宫鼓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只成了宫门前的一个摆设。

武帝没想到在他寿辰之日却有人来敲响这面鼓。今日收到那么多珍贵贺礼的兴致就被这鼓声一声一声的敲得消失的一干二净。

在德胜去带敲鼓的人进殿的这个空当儿,武帝已经吩咐宫人撤下了寿席。而殿中官员的家眷们也都去了后殿或是跟着刘贵妃去了她的玉涵宫中。孙太后也带着赵贞回了安详宫。

现在殿中就只剩下武帝、两国来使、韩颖跟南夏的官员了。武帝本想让两国来使与韩颖他们也回避一下,但女眷们都在后殿,他们进去也不合适,而且他们也没有表明自动离去的意思,只能让他们继续在殿中坐着了。

殿中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各自心中暗暗猜测。没一会儿,德胜就带着击鼓的人进来了。

德胜带着一群人一进殿,殿中的官员们都用袖子挡住了口鼻。

因为韩颖之前有让人交代,让他们在南蜀那边怎么穿戴今日进宫就怎么穿戴。一行二十多人都穿的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而且还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也没好好清洗清洗。若是一两个人也还可以忍受,但这二十多人在一起味道也就不怎么好闻了。

这二十多人进殿后就跪在了大殿中央。跪在第一排的一个三十岁上下的汉子双手把几张纸高举过头,“草民等参见陛下,望陛下为南蜀的五万百姓做主。”这是韩颖特意安排在难民中的玲珑阁的人。

德胜走上前拿过那汉子手中的纸,快步走上台阶呈给武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