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三国演义的话怎么说 > 第一百四回 死诸葛 活司马(第1页)

第一百四回 死诸葛 活司马(第1页)

第一百四回死诸葛活司马

一、亮归天

姜维见魏延踏灭了灯,拔剑欲杀之,诸葛亮止之言:此亮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维乃收剑。

诸葛亮吐血数口,谓魏延言:此是司马懿料亮有病,故令人来探视虚实,延可急出迎敌。

魏延领命,出帐上马,引兵杀出寨来,夏侯霸见了魏延,慌忙引军退走。

延追赶二十余里方回,诸葛亮令魏延自回本寨把守,姜维入帐,直至诸葛亮榻前问安。

诸葛亮言:亮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亮遍观诸将,独维可传亮书。切勿轻忽!

维哭拜而受。

诸葛亮又言:亮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皆画成图本,维可依法造用(诸葛连弩也!)。

维亦拜受。

诸葛亮又言:惟阴平之地(阴平,古地名,在剑门关以北(现今甘肃省文县境内)。),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

又唤马岱入帐,授以密计,嘱言:亮死之后,岱可依计行之(传言:诸葛亮临死前专令马岱杀魏延。)。

岱领计而出。

少顷,杨仪入,诸葛亮授与一锦囊,密嘱言:待延反时,仪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与魏延前世冤家乎?)

诸葛亮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

后主闻奏大惊,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军中问安,兼询后事。

李福领命,趱程赴五丈原,传后主之命,问安毕。

诸葛亮流涕言:亮死后,诸将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亮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亮兵法皆授与姜维,维自能继亮之志,当即有遗表上奏禅也。

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

诸葛亮强支病体,出寨遍观各营,乃长叹言:再不能临阵讨贼矣!叹息良久。

回到帐中,乃唤杨仪分付: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堪可委用。亮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姜伯约可以断后。(如此不放心,后悔乎?)

杨仪泣拜受命(传言:杨仪、魏延乃诸葛亮手下一文一武,二者矛盾日深,最终诸葛亮偏向了杨仪。因此临终时唯独没有分配魏延任务,致使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得不反!)。

诸葛亮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

表略言: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禅,饮恨无穷!伏愿禅: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亮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亮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亮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禅也。

诸葛亮写毕,又嘱杨仪言:亮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亮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亮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亮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亮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仪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懿来到,却将亮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

杨仪一一领诺。

是夜,诸葛亮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言:此亮之将星也。众视之,见星色昏暗,摇摇欲坠。

诸葛亮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

众将正慌乱间,尚书李福又至,乃大哭言:福误国家之大事也!

诸葛亮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

诸葛亮言:亮已知福复来之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