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回五出师只赚大将
一、治标不治本
诸葛亮用减兵添灶之法,退兵到汉中;司马懿恐有埋伏,不敢追赶,亦收兵回长安去了,因此蜀兵不曾折了一人。
诸葛亮大赏三军已毕,回到成都,入见后主,奏言:忽承禅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
后主无言可对,良久乃言:禅久不见亮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老实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诸葛亮言:此非禅本心,必有奸臣谗谮,言亮有异志也。
后主闻言,默然无语。
诸葛亮言:今若内有奸邪,亮安能讨贼乎?后主言:禅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亮。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
诸葛亮遂唤众宦官究问,方知是苟安流言,急令人捕之,已投魏国去了。
诸葛亮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又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觉察奸邪,规谏天子(治标不治本!)。
二人唯唯服罪。
二、五次出师
诸葛亮拜辞后主,复到汉中,一面发檄令李严应付粮草;一面再议出师。
杨仪言:前数兴兵,军力罢敝,粮又不继;今不如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且如二十万之兵,只领十万出祁山,住了三个月,却教这十万替回,循环相转。若此则兵力不乏,然后徐徐而进,中原可图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诸葛亮言:亮伐中原,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当为此长久之计。遂下令,分兵两班,限一百日为期,循环相转,违限者按军法处治。
建兴九年春二月,诸葛亮复出师伐魏,时魏太和五年也。
魏主曹睿知诸葛亮又伐中原,急召司马懿商议。
懿言:今子丹已亡,懿愿竭一人之力,剿除寇贼,以报睿。
睿大喜,设宴待之。
次日,人报蜀兵寇急,睿即命司马懿出师御敌,亲排銮驾送出城外。
懿辞了魏主,径到长安,大会诸路人马,计议破蜀兵之策。
张郃言:郃愿引一军去守雍、郿,以拒蜀兵。懿言:不如留兵守上邽,余众悉往祁山,郃肯为先锋否?
郃大喜言:今懿肯委重任,虽万死不辞!(士为知己者死!)
司马懿令张郃为先锋,总督大军,又令郭淮守陇西诸郡,其余众将各分道而进。
前军哨马报:诸葛亮率大军望祁山进发,前部先锋王平、张嶷,径出陈仓,过剑阁,由
散关望斜谷而来。
司马懿谓张郃言:今诸葛亮长驱大进,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郃可结营守祁山,懿与郭淮巡略天水诸郡,以防蜀兵割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郃领诺,遂引四万兵守祁山,懿引大军望陇西而去。
三、障眼法
诸葛亮兵至祁山,见渭滨有魏军提备,乃谓诸将言:此必是司马懿也,今营中乏粮,屡遣人催并李严运米应付,却只是不到(当深察缘由,以免后患!)。亮料陇上麦熟,可密引兵割之。(与抢劫何异?)
留王平、张嶷、吴班、吴懿四将守祁山营,诸葛亮自引姜维、魏延等诸将,前到卤城。
卤城太守素知诸葛亮,慌忙开城出降(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是越风发。)。诸葛亮抚慰毕,问:此时何处麦熟?太守告言:陇上麦已熟。
诸葛亮乃留张翼、马忠守卤城,自引诸将并三军望陇上而来。
前军回报言:司马懿引兵在此。诸葛亮惊言:懿预知亮来割麦也!
即沐浴更衣,推过一般三辆四轮车来,车上皆要一样妆饰,此车乃诸葛亮在蜀中预先造
下的。
当下令姜维引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伏在上邽之后;马岱在左,魏延在右,亦各引
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