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三国历史看什么书 > 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师 胜负参半(第1页)

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师 胜负参半(第1页)

第九十七回再次出师胜负参半

一、二次出师

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量小非君子!),到洛阳,疽发背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司马懿引兵还、众将接入问:曹休兵败,即元帅之干系,何故急回耶?

懿言:懿料诸葛亮知魏兵败,必乘虚来取长安,懿故回耳。(人生如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算三步是常者,走一步定十步是智者。)

众皆以为惧怯,哂笑而退。

东吴遣使致书蜀中,请兵伐魏,并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后主大喜,令人持书至汉中,报知诸葛亮。

诸葛亮兵强马壮,一切完备,正要出师,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

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

二子入见,拜哭言:其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传言:赵云武艺高强,久经战阵,身上并无一处伤疤。赵云年老之时自言:其有疾——只要一小伤口即流血不止。长坂坡之战,云手指有一小伤口,用小铁环挡住伤口才止住血,除此之外,全身果无一处伤疤。云妻不信,以绣花针刺之,果然流血不止,云亡。)。

诸葛亮跌足而哭言: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亮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诸葛亮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

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言“禅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传言:长坂坡之战,赵云之所以可以全身而退,除了赵云武艺高强外,还因为有刘禅龙气的保护。)即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二人辞谢而去。

近臣奏言:诸葛丞相将军马分拨已定,即日将出师伐魏。

后主问在朝诸臣,诸臣多言未可轻动,后主疑虑未决。

奏丞相令杨仪赍出师表至,后主宜入,仪呈上表章。

后主就御案上拆视,其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刘邦)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之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精神的千古名句!);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推卸之辞乎?)(后出师表,亦是名篇!)。

后主览表甚喜,即敕令诸葛亮出师。

二、出师不利

诸葛亮受命,起三十万精兵,令魏延总督前部先锋,径奔陈仓道口而来。

细作报入洛阳,司马懿奏知魏主,大会文武商议。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言:真昨守陇西,功微罪大,今乞引大军往擒诸葛亮。真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真保此人为先锋。

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视之,身长九尺,熊腰虎背。

睿笑言:睿得此大将,有何虑哉!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

真谢恩出朝,遂引十五万精兵,会合郭淮、张郃,分道守把隘口。

蜀兵前队哨至陈仓,回报诸葛亮:陈仓口已筑起一城,内有大将郝昭守把,十分谨严;不如弃了此城,从太白岭鸟道出祁山甚便(甚为有理!)。

诸葛亮言:陈仓正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进兵。(硬碰硬,不智!)命魏延引兵到城下,四面攻之,连日不能破,魏延复来告诸葛亮,说城难打。

诸葛亮大怒,欲斩魏延(亮与延前世仇敌乎?)。

部曲靳祥告言:愿去陈仓城中,说郝昭来降,不用张弓只箭。

诸葛亮问:祥用何言以说之?祥言:郝昭与祥,同是陇西人氏,自幼交契,祥今到彼,以利害说之,必来降矣。

诸葛亮即令前去,祥骤马径到城下,叫言:郝伯道故人靳祥来见。

城上人报知郝昭,昭令开门放入,登城相见。

昭问:故人因何到此?祥言:祥在西蜀诸葛亮帐下,参赞军机,待以上宾之礼,特令祥来见昭,有言相告。

昭勃然变色言:昭事魏,祥事蜀,各事其主,祥再不必多言,便请出城!

靳祥又欲开言,郝昭已出敌楼上了,魏军急催上马,赶出城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