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三国历史看什么书 > 第八十五回 偷鸡不成 协天子(第1页)

第八十五回 偷鸡不成 协天子(第1页)

第八十五回偷鸡不成协天子

一、撕破脸

章武二年夏六月,东吴陆逊大破蜀兵于猇亭彝陵之地,先主奔回白帝城,赵云引兵据守。马良至,将诸葛亮之言,奏知先主。

先主叹言:备早听亮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遂传旨就白帝城住扎,将馆驿改为永安宫。

报冯习、张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皆殁于王事,先主伤感不已。

近臣奏称:黄权引江北之兵,降魏去了,备可将权家属送有司问罪。

先主言: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是备负权,非权负备也,何必罪权家属?仍给禄米以养之。

黄权降魏,诸将引见曹丕,丕言:权今降丕,欲追慕于陈、韩耶(陈平,韩信,这俩当初都在项羽手下,后来投降了刘邦。)?

权泣而奏言:权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权督诸军于江北,被陆逊绝断。权归蜀无路,降吴不可,故来投丕。败军之将,免死为幸,安敢追慕于古人耶!

丕大喜,遂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

近臣奏言:有细作人自蜀中来,说蜀主将黄权家属尽皆诛戮。权言:权与蜀主,推诚相信,知权本心,必不肯杀权之家小也。(君臣知心,千古楷模!)丕然之。

曹丕问贾诩: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

诩言: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以诩观之,诸将之中,皆无孙权、刘备敌手。虽以丕天威临之,亦未见万全之势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国之变。(静待时机,伺机而动)

丕言: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

尚书刘晔言:近东吴陆逊,新破蜀兵七十万,上下齐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陆逊多谋,必有准备。

丕言:晔前劝丕伐吴,今又谏阻,何也?

晔言:时有不同也。昔东吴累败于蜀,其势顿挫,故可击耳;今既获全胜,锐气百倍,未可攻也。(此一时彼一时也!)

丕言:丕意已决,晔勿复言。遂引御林军亲往接应三路兵马。

哨马报说东吴已有准备:令吕范引兵拒住曹休,诸葛瑾引兵在南郡拒住曹真,朱桓引兵当住濡须以拒曹仁。

刘晔言:既有准备,去恐无益。(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丕不从,引兵而去。

吴将朱桓,年方二十七岁,极有胆略,孙权甚爱之;时督军于濡须,闻曹仁引大军去取羡溪,桓遂尽拨军守把羡溪去了,止留五千骑守城。

报曹仁令大将常雕同诸葛虔、王双、引五万精兵飞奔濡须城来,众军皆有惧色。

桓按剑而言:胜负在将,不在兵之多寡。兵法云: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胜于客兵。今曹仁千里跋涉,人马疲困。桓与诸将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险,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冷静分析敌我态势,为将之首要任务!)。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耶!

传令,教众军偃旗息鼓,只作无人守把之状。

魏将先锋常雕,领精兵来取濡须城,遥望城上并无军马。

雕催军急进,朱桓横刀飞马而出,直取常雕,战不三合,桓一刀斩常雕于马下。

吴兵乘势冲杀一阵,魏兵大败,死者无数。

朱桓大胜,曹仁领兵随后到来,却被吴兵从羡溪杀出,曹仁大败而退,回见魏主,细奏大败之事。

丕大惊。

探马报:曹真、夏侯尚围了南郡,被陆逊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内外夹攻,因此大败。

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

丕听知三路兵败,乃喟然叹言: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时值夏天,大疫流行,马步军十死六七,遂引军回洛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