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变天
一、“急切”变天
华歆等一班文武,入见献帝。
歆奏言: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传言:因为当时舜的声望完全胜过尧,尧已经没有实权,尧禅让只是走个过场。所以说禅让从一开始就是个美好愿望,没有人愿意主动放弃江山!),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天心、民意,谁说了算?),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帝闻奏大惊,觑百官而哭言:帝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帝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如若不弃,又能如何?)?百官再从公计议。
华歆引李伏、许芝近前奏言:帝若不信,可问此二人。
李伏奏言:自曹丕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许芝又奏言:芝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垦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其谶曰: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以此论之,陛下可早禅位。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也;言在东,午在西,乃许字也;两日并光上下移,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许昌应受汉禅也。愿陛下察之。
帝言: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实言也,然又如何?);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否可以向利己的方向改变!)
王朗奏言: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帝大哭(此时的“哭”只代表着怯懦、无能!),入后殿去了,百官哂笑而退。
次日,官僚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献帝,帝忧惧不敢出(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曹后问:百官请帝设朝,帝何故推阻?帝泣言:后兄欲篡位,令百官相逼,帝故不出。
曹后大怒言:后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汝不知天下大势否?)言未已,只见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帝出殿。
曹后大骂言:俱是洪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后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后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咒骂,于事何益?增加敌意,激化矛盾罢了!)
言罢,痛哭入宫(又一无能之辈!),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
曹洪、曹休力请献帝出殿,帝被逼不过,只得更衣出前殿。
华歆奏言:帝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帝痛哭言:百官皆食汉禄久矣(此时还有汉禄乎?);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
歆言:帝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歆等不忠于陛下也。帝问:谁敢弑帝耶?(何来的自信?)
歆厉声言:天下之人,皆知帝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帝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帝耶?(虽不中听,实话也!)
帝大惊,拂袖而起,王朗以目视华歆,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帝战栗不能答,曹洪、曹休拔剑大呼问:符宝郎何在?(太急,不美!)
祖弼应声出言:符宝郎在此!曹洪索要玉玺。
祖弼叱言:玉玺乃天子之宝,安得擅索!(此言若出自天子之口,真豪言也!)
洪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
帝颤栗不已,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魏兵。
帝泣谓群臣言:帝愿将天下禅于曹丕,幸留残喘,以终天年(孩童行径,天子之耻也!)。贾诩言:曹丕必不负帝,帝可急降诏,以安众心。帝只得令陈群草禅国之诏,令华歆赍
捧诏玺,引百官直至魏王宫献纳。
曹丕大喜,开读诏言:
帝在位三十二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