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三国历史看什么书 > 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1页)

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1页)

第五十二回得人取地

一、无功而返

周瑜见孔明袭了南郡,又闻孔明袭了荆襄,气伤箭疮,半晌方苏,众将再三劝解。

瑜欲杀诸葛亮,鲁肃劝瑜:方今与曹操相持,尚未分成败,孙权现攻合淝不下,不争自

家互相吞并,倘曹兵乘虚而来,吴势危矣。况刘备旧曾与曹操相厚,若逼得紧急,献了城

池,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能容忍眼前的侮辱,放下架子,顾全大局,这叫厚)

瑜表示:瑜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刘备去图现成,岂不可恨!

肃表示:肃亲见刘备,将理来说刘备,若说不通,那时动兵未迟(先礼后兵,以理服人)。

诸将皆赞成肃的主张。

鲁肃引从者径投南郡来,到城下叫门。

赵云告知:刘备与孔明在荆州城中。

肃径奔荆州,见旌旗整列,军容甚盛,肃暗羡孔明。

孔明接肃入衙,讲礼毕,分宾主而坐。

肃表示:今刘备用诡计,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刘备安受其利,恐于理未

顺。

孔明巧辩: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刘备固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景升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

肃言:若果系公子刘琦占据,尚有可解。孔明命左右从屏风后扶出刘琦。

琦对肃言: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

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良久,言:琦若不在,便如何?

孔明表示:琦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

肃表示:若琦不在,须将城池还东吴。

孔明只是轻言:子敬之言是也(口说无凭,立据为证)。遂设宴相待。

宴罢,肃辞出城,连夜归寨,具言前事。

瑜担心:刘琦正青春年少,如何便得琦死?这荆州何日得还?

肃表示:肃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琦必

死,那时往取荆州,刘备须无得推故。

周瑜犹自忿气未消,孙权遣使至,使传孙权特令:周瑜收回大军,且拨兵赴合淝相助。

周瑜只得班师回柴桑养病,令程普部领战船士卒,来合淝听孙权调用。

二、贤士献计

刘备自得荆州、南郡、襄阳,心中大喜,商议久远之计。

伊籍上厅献策,刘备感籍旧日之恩,十分相敬(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坐而问之。

籍言:要知荆州久远之计,求贤士以问之。

籍推荐:荆襄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幼者名谡,字幼常,其最贤者,眉间有白毛,

名良,字季常。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刘备遂命请之,马良至,刘备优礼相待,请问保守荆襄之策。

良献计:荆襄四面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刘琦于襄阳养病,招谕旧人以守之,就表奏琦为荆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后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久远之计也。

刘备大喜,遂问:四郡当先取何郡?良言: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后湘江之东取桂阳;长沙为后。

刘备遂用马良为从事,伊籍副之,请孔明商议送刘琦回襄阳,替云长回荆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