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三国历史看什么书 > 第十八回 虚实相生 人无完人(第1页)

第十八回 虚实相生 人无完人(第1页)

第十八回虚实相生人无完人

一、胜负无常

贾诩向张绣介绍曹操的意图:曹操欲哄张绣撤兵守西北,操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声东击西,虚实交互,诈敌通用之法)。

贾诩献计: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蒙于东南房屋内,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曹军在东南角上爬城。俟曹军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兵不厌诈,军事通理)。

绣喜,从诩计。

曹军中计大败,退出城外,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

贾诩见操败走,急劝张绣遗书刘表,使表起兵截操后路(趁其病要其命,约盟友共享战果,巩固同盟的良方)。

表得书,即欲起兵,忽得知孙策屯兵湖口。

蒯良建议:乘势击曹军。

表令黄祖坚守隘口,表统兵至安众县截操后路,一面约会张绣(攻守兼备,方可进退自如)。

绣知表兵已起,即同贾诩引兵袭操。

操军缓缓而行,至襄城,到清水。

曹操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大将典韦,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

操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势衰之际,鼓舞士气,乃反败为胜之关键)。

操令众军黑夜凿险开道,暗伏奇兵,刘表、张绣军会合,见操兵少,引兵入险击之。

操纵奇兵出,大破两家之兵(出奇制胜,致敌无措也)。

刘表、张绣各整败兵相见,两军集于安众。

二、见机行事

荀彧探知袁绍欲兴兵犯许都,星夜驰书报曹操,操得书即日回兵。

细作报知张绣,绣欲追之,贾诩出言阻止,刘表力劝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

赶上曹军后队,曹军奋力接战,绣、表两军大败而还(撤退首要,防敌追击)。

贾诩建议张绣继续追击,并保证此次追击必胜,绣信之,刘表疑虑,不肯同往。

绣自引一军往追,操兵果然大败,军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忽山后李通领军拥出,绣不敢前追,收军回安众。

刘表向贾诩问:两次追击胜负的原因。

诩解释: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绣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操急于退兵,既破绣兵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攻其不备,以小博大也)。

刘表、张绣俱服诩高见,诩劝表回荆州,绣守襄城,以作唇齿(唇齿相依,联盟更为巩固)。

三、纸老虎不可怕

操得知李通前来接应大喜,封之为建功侯,守汝南西界,以防表、绣(奖功善用,用人之道)。

操还许都,表奏孙策有功,封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遣使赍诏江东,谕令防剿刘表(防敌之心,不可松懈!松懈了防敌之心,引颈待杀也)。

荀彧问曹操:为何知道在安众必胜贼兵,曹操解释:当时退无归路,必将死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事分两面,知而用之)。缓诱之而暗图之,是以知其必胜也。

荀彧拜服。

曹操得袁绍借兵借粮的书信,见绍词意骄慢,曹操对郭嘉表示:欲讨袁绍,恨力不及。

郭嘉向曹操分析了双方利弊:

今绍有十败,操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

绍繁礼多仪,操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操以顺率,此义胜也;

第十八回虚实相生人无完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