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学三国历史看什么书 > 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变(第1页)

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变(第1页)

第十二回天自有公第十三回命途多舛人心善变

第十二回天自有公

一、胜负参半

曹操正慌走间,夏侯惇引军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时局不利之时,走为上)。

操回寨,重赏典韦(救命大恩,必报之)。

陈宫向吕布献计:令濮阳城中富户田氏诈降曹操,操若来,诱之入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

吕布依计而行,操重赏田氏所派送信之人,一面收拾起兵。

刘晔提醒曹操:布虽无谋,陈宫多计(主事之人,决策之主,谋士为辅。料定对方计策,以主事之人为主,谋士为辅,不可轻其一)。为防其中有诈,建议曹操分三军为三队:两队伏城外接应,一队入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操从晔言,分军三队,来至濮阳城下。

曹操见城上情形与田氏信中所说相同,操拨夏侯惇引军在左,曹洪引军在右,自己引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四将,率兵入城。

李典建议:曹操先在城外,典等先入城探查(元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先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各司其职,不可混淆)。

操不肯,坚决亲自带军入城(情况分明,勇往直前,鼓舞士气;情况不明,勇往直前,送死无异)。

曹操入城得知中计,逃跑之时与众将失散。

曹操掩面瞒过吕布,吕布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曹操在哪(明目张胆询问敌人,敌方军情,愚蠢至极)?

操反指,言前面骑黄马者(强敌面前,以虚代实,避实就虚也)。

吕布听言,弃了曹操(敌人言语,岂可轻信),纵马向前追赶。

曹操遇典韦等众将,虽死战逃回,但被烧伤。

众将拜伏问安,操仰面笑,认为自己中计,应当如此(笑对失败,直面症结,方可反败为胜)。

郭嘉向曹操建议:迅速反攻(兵贵神速)。

操决定将计就计:诈言操被火伤,已经身死(虚名在实效面前,不值一提),引吕布前来进攻,借机伏击。

众人依计而行,吕布死战得脱,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曹操因军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

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民以食为天,吃不饱饭,啥也干不了),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二、好人有好报

陶谦在徐州,忽然染病,看看沉重,再次提起将徐州让于刘备之事,刘备始终推辞不受。

陶谦死后,众人皆劝,刘备才许权领徐州事(谦让三次,足见礼节;以死相送,尤不接受,后又接受,虚伪至极),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

刘备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

三、顺势而为

操在鄄城,知陶谦已死,刘备领徐州牧,大怒准备攻打刘备。

荀彧分析了攻打刘备的利弊后,建议:不要攻打刘备,先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贼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操喜从之,乃留夏侯惇、曹仁守鄄城等处,自引兵先略陈地,次及汝、颍。

贼兵虽众,都是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兵不在多,而在精)。

曹兵掩杀贼众,夺其金帛、粮食无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