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刺史丁原当即反对,董卓欲斩丁原,李儒看到丁原身后吕布,含糊过去(不利之时,顾左右而言其他,良方)。
众人皆劝,丁原上马而去(准备不足时,借坡下驴为上)。
丁原走后,董卓又问废立之事,卢植也表示反对,董卓又欲杀之。
侍中蔡邕、议郎彭伯替卢植说情,董卓才止。
司徒王允及时打圆场,众官方散去。
卓按剑立于园门,吕布在园门外走动,李儒建议董卓先躲避(好汉不吃眼前亏)。
丁原带军与董卓交战,吕布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走,丁原率军掩杀,卓兵大败,董卓想收服吕布。
三、杀父投敌
虎贲中郎将李肃根据吕布秉性,向董卓讨要赤兔马,送予吕布。
李儒认为:以一马换吕布,值得(以小换大,得之),董卓同意。
李肃将赤兔马送予吕布,布大喜,问李肃:其将何以为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得再漂亮也掩盖不了“礼尚往来”的实质)。
李肃仅说:为了义气,无所求。但借机谈及丁原,吕布便决定杀丁原,领军归降董卓。
李肃欣喜,盼吕布速决(生死大事宜速战速决,迟则生变),并约定了归降日期。
吕布杀了丁原,领军归降董卓,董卓大喜,厚待吕布。
第三回虎狼之辈禽兽不如第四回乱世无好人
李儒劝卓,早定废立之计,卓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
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董卓再提废立之事,袁绍与卓在筵上对敌。
预知袁绍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回乱世无好人
一、肆意妄为
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提醒董卓:事未可定,不可妄杀(师出无名,开战大忌)。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骑虎难下之际,走为上)。
卓对太傅袁隗说:放走袁绍,是给隗面子(丢人不丢面,能利用的东西就不要浪费)。
董卓再问废立之事,无人敢反对。
侍中周毖、校尉伍琼建议:赦免袁绍之罪,封其官职,可免其患(舍小利以灭大患,得也)。
董卓依计而行,即日差人拜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
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群臣无得擅入。
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名、望二字休戚相关,有名气就有威望,有威望自然有名气)。
因荐蔡邕之才,卓威逼蔡邕赴任,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少帝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少帝泪不曾干。
少帝感慨作诗,被董卓得知,董卓以此为由,下令杀之(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管好自己的嘴很重要)。
卓命葬于城外,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