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朝李元霸拱了拱手,见识过李元霸和图鲁战斗时的无双武力李靖对这个赵王也是万分惊叹,如此惊人的战力怕真是战神下凡。
李元霸绝对算的上是李靖见过最威猛的武将,看起来瘦骨嶙峋的小小身子爆发的力量却极其惊人,就连魁梧至极的图鲁跟他战斗的时候也处于下风,若不是能使天雷之力恐怕图鲁也无法在他手上撑过多久。
李靖是一个标准的军人,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一律从不过问,也不贪婪权势,只要能让他领兵作战哪怕事后就撤去他的一切权柄他也心甘情愿。实际上李世民因为对李靖的猜忌确实让他担任这样的角色,看似是统领大唐所有兵马的大元帅,实际上都只是临时职位,有战事的时候他就是兵马大元帅,战事一结束就变成闲散人士一名,不像秦琼和程咬金等人常年拥有领兵权,李靖虽然统领兵马的权柄极大,但都是临时的,换做其他人恐怕都会多有不满,但是李靖却毫无怨言。
所以无论是李世民给王翔封地还是册封李元霸为赵王他都没有发表一言,实际上每次上朝除了议战出谋划策之外他几乎从不对其他事情发表意见,这也是李世民对他既猜忌又放心的原因。
听了李元霸的问话李靖开口道:“赵王殿下,突厥大营似有古怪,我想派人前去突厥大营探查一番。”
李元霸奇怪道:“不是刚和他们打过一仗吗,有何古怪?”
李靖把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李元霸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不过还是说道:“李将军如果觉得有需要那就派人前去探查一番吧。”
说完掏出将印抛给李靖道:“这东西你拿着吧,领兵排阵我也不懂,大哥让你跟着一起过来就是让你领兵排阵的,我就负责杀突厥鞑子。”
这话倒是直接粗暴,李靖看得出他是真的不把将印放在心上,李元霸贪图享受,即便在前线对饭食的要求也很高,不过却不贪恋权势,对于李靖的排兵布阵他从不插手过问,只一心战场杀敌,所以跟着他出征李靖是如鱼得水。
将印李靖不敢要,李世民之所以让李元霸为主将自然是有用意的,所以在派出探查的士兵之后他便把将印送还给李元霸,李元霸却还嫌他麻烦……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应变对策
派出去的侦察兵很快就回来了,还带了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回来,正是张奎山一行人。
听了张奎山的汇报李靖才明白突厥的用意,之所以让军营内的士兵集中在外围正是为了迷惑唐军。
马文信的能力简直就是战场利器,所以一到大唐军营就被李靖征用了。
马文信只听到突厥绕道直取长安的消息并不知道他们会从哪里绕道,李靖稍一思考就猜到了突厥绕道的方向。
“突厥若想绕道直取长安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浅圩镇的方向,一条是青松镇的方向,浅圩镇方向地势起伏而且城墙高大,不适合轻骑兵突袭,所以他们必然会走青松镇的方向。”
听了李靖的分析,坐在仗营中的将领都觉得很有道理,长安一失就算这里打了胜仗也无济于事,其中一人开口道:“突厥八万轻骑绕道青松镇直取长安,我们应该立刻调兵回守青松镇,请赵王殿下下令。”
众人纷纷点头,李靖却摇了摇头皱眉道:“突厥轻骑速度极快,而且已经出发两个时辰,我们现在调兵回守根本来不及。”
“那要如何是好?”
李元霸对调兵遣将之事并不在行,闻言也看向李靖,其实他现在很想回守长安,对他来说保护好在长安的皇帝大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李靖说的他也明白,突厥轻骑兵的速度他是见识过的,除了他的万里云恐怕没有人能够追上。
李靖沉吟片刻说道:“此时怕是要赵王殿下亲自跑一趟了。”
听他这么说李元霸倒是毫不犹豫,开口道:“我这就前去青松镇。”
“不。”李靖摇头道:“赵王虽然勇猛。但是一人之力也无法阻止突厥八万轻骑。况且图鲁和突厥大半奇人也都随八万轻骑绕道青松镇。只要图鲁拖住殿下,八万突厥轻骑依旧可以直取长安。”
李元霸皱眉道:“那李将军的意思是?”
李靖分析道:“先前我们给陛下传回战报并且请求援军,想必援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赵王殿下的万里云能日行万里,当尽快与援兵接触然后带他们一起赶往青松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阻拦突厥轻骑,轻骑虽然行动迅疾但是不适合攻城,只要青松镇有足够的守军一定可以守住。”
当然。前提是有李元霸这样的猛人牵制突厥的图鲁和其他奇人。
“事不宜迟,我立刻就出发。”李元霸担心长安的安慰,掏出将印说道:“这里就交给李将军了。”
这一次李靖没有拒绝,能够在突厥轻骑赶到青松镇之前将援军带到青松镇的只有李元霸,而且突厥领军大将图鲁也只有李元霸一人可以抗衡,所以此行只能由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