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
随即站起来说道:“那本王就不再叨扰了!”
“恭送淮王殿下!”
回到王府之后,淮王就迫不及待的换上了羊肠弦。
随便拨动几下琴弦。
听见羊肠弦的音色有一种天然的鼙鼓声。
感到十分新奇,就像是小孩子得到一件新玩具一般。
……
转眼就到了参加府试的日子。
早上卯时,李江送李守仁与齐流海二人来到考场。
二人拿着考引(准考证)接受初查之后入场,在书吏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各个考场。
并在考场门口经过仔细的搜身检查方能进入考场。
李守仁找到自己的座位后,书吏便将考卷送来。
兴国府试共考两场,分别是:帖经墨义和诗词杂文。
帖经墨义:帖经是把经文贴去几字,令其填补,也就是现代的填空题。
墨义是就经文上下句,相当于现代的默写。
这两项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
诗词就不用多说了,与县试一样。
杂文,考察考生的书法和写作能力。
连考两天,期间考生不得走出考场。
考到第二天时便可交卷。
只需拉动身旁的小铃铛,便会有书吏过来糊名,然后将试卷封好之后,考生便可离开。
李守仁看清考卷上的题目后,随即嘴角微微上扬。
拿起毛笔,胸有成竹的写完每一道题。
一个时辰之后,李守仁停下笔。
随后吹干墨水,检查几遍,确认无误之后放到一旁。
拿起另一张考卷。
以“竹”为题,赋诗一首。
李守仁选择小学五年级学的那首《竹石》。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代?郑燮)
将最后的杂文写好,李守仁看了看时间,一共用了不到四个小时。
这还剩下大把的时间呢!
李守仁决定劳逸结合。
先跟与自己棋艺相差无几的阿尔法狗对弈几局。
再去练武场里练练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