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点点头,不发一言的转身出去。杨妙真犹豫片刻,看了一眼墨如兰,带些疑惑和提醒的轻声说道:“大人,私下约见敌国亲王,多有不妥,只怕……”话没说尽,但意思却已表明。
墨如兰到是不以为意地摇摇头道:“事有轻重缓急,今年汛期严重。若缺乏金国配合,仅仅凭借大宋一国之力,实在不容乐观。若黄河真在金国那边决口,我大宋也会波及,陛下圣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地关系。”
杨妙真有些不以为然。却没开口,只是在心里嘀咕一句:陛下圣明,但那些言官,可不会管你这么多。
墨如兰的目光落到杨妙真身上,略有所悟,安慰的一笑,劝慰道:“不用担心,建康那边若有责难,尽管推到我身上就是。”
杨妙真勉强应付了几句,也转身离去。
次日。在李全和杨妙真的卫护下。墨如兰来到见面的河滩。
河滩处于宋金双方实际控制线的中间,完颜承麟已经早到了。大群大群的金兵已经封锁了金国那边地道路,河滩的一边,摆放着一张长条桌,完颜承麟就坐到金国那边,对面还有一把空椅,邀请的意味十分明显。
李全带人来到后,和留守的副将交换了一下情报,也没和对方招呼,就将手下散布开去,和金国针尖对麦芒的对峙起来。
宋金双方的战士刀枪出鞘,弩弓上弦,杀气腾腾。
李全脸色冷硬的看着远处的金兵,不甘心地挥挥手,一队士兵越众而出,墨如兰跟在他们的身后,慢慢靠近见面的地点。
见到墨如兰,完颜承麟露出平和的微笑,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墨大人亲来此地,实在让承麟不胜之喜。”
墨如兰看了看他,目光随即转向一边,那里正有一个身穿斗篷,显得颇为神秘的黑衣人。
略带疑惑的目光在此人身上扫了扫,随即又看向完颜承麟,不动声色地回道:“没想到一次简单的会晤,却能见到鼎鼎大名的完颜王爷,实在让本官惊喜莫名。”
对墨如兰的官腔一笑置之,完颜承麟请对方入座之后,又聊了些宋金盟约的事情,才缓缓转入正题:“……虽然贵国在西北重创了蒙古,但蒙古整体实力仍存,窝阔台已经召集各部各王,即将举行继位大典,以如今的情况,宋金双方合则双利,争则互损,实应该互惠互利,放弃争执,共谋大局。承麟愿以此次协作抗洪为契机,重新稳固宋金盟约,所以亲来此地,大人尽可放心。”
墨如兰不置可否,心中却在飞快思索对方说这话的目的。她曾经担任过利州总督,又长期担任民政大臣,特别是接任墨门领袖以来,就算她不想了解,但获得的资讯之多,也足以让她明白许多的事情。
宋金百年世仇,大宋如今蒸蒸日上,金国却是每况愈下,此消彼涨之下,双方地争斗已是难免。所谓宋金和盟,完全是赵昀一手促成地,其原因虽然没有明说,但她经过分析,不外乎两点,一是当时赵昀还没能完全掌握住国内局势,所以需要安抚金国,二是赵昀为对付蒙古,对金国做出的妥协。
在这两种情况下,宋金盟约才诞生。依照现今地形势,这份盟约早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也许要不了多久,大宋就将撕毁盟约。出兵金国。这些东西虽然没有明着说,但以墨如兰的地位和智慧,不难推测出来。如此情况下,说什么稳固宋金盟约,实在太过渺茫。
听闻这个完颜承麟在金国是以才略具备,足智多谋著称,难道他真地看不清形势?还是他别有图谋。故意这么说?
反复权衡之下,墨如兰觉得后者可能更大。对方说这话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什么后着铺路。念及此处,墨如兰有些谨慎起来,淡淡的回应着完颜承麟的说辞,将双方协同防御洪水的意义说清楚,对一些别的问题,要么置若罔闻。要么不做回答,让完颜承麟根本没办法继续下去。
知道自己在墨如兰这里得不到什么实质回答后,完颜承麟无奈地放弃,站起身来,面色古怪的看着墨如兰,半晌才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就这样离去。
墨如兰反到被他这个意外地动作弄的一愣,还没说话,一直站在旁边,身披斗篷,类似护卫的神秘人突然插了过来,引得周围护卫一阵紧张。将墨如兰保护起来。
神秘人先伸出一双白嫩的小手表示无害后,才缓缓掀开斗篷,露出一张美丽的脸庞。
墨如兰的眼神微微一眯,瞬间睁的老大,闪出一道寒光,冷冷说道:“完颜云花。”
完颜云花明媚地双目在人群中一扫,甚至还对面色大变的李全点点头,表示出几分友善,李全冷哼一声,偏过头去。
神情自若的收回目光。完颜云花直视着墨如兰。面色嫣然的笑道:“墨大人,好久不见。”
墨如兰此刻也冷静下来。脸色却多少露出一些不自然,迟疑片刻,才站起身来,直视着完颜云花,丝毫不落下风的讽刺道:“完颜公主处处出人意表,能从陛下的天罗地网中逃出,实在让人不得不叹服。”
“那里,那里,和墨大人一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