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再造神州京观 > 第599部分(第3页)

第599部分(第3页)

“也许吧!”我有些疲倦地揉揉额头,“比不比得上历代先皇暂且不论,但朕自认是个改革者。一个改革者,肯定就会有一堆反对者。比如此次大战,朕真没想到,国内那些人竟然会和蒙古勾结。派人来刺杀朕。可见他们对朕恨到什么地步!”

沉默片刻,岳雨似乎也有些感叹:“天佑陛下。当时危机真是悬之一刻,若非陛下醒来,只怕战局会不堪收拾!”

“呵呵,你总是太谦虚!”我笑了起来,感到非常轻松,“战场上有你,乱也乱不到那里去。只是朕也未曾想到,池静心……唉!他也算是跟随朕的老人,为何要如此,难道真没别地选择吗?”

岳雨未答,或者,是他根本就不知该如何回答,就像我也不知为何会如此一样!

负手望天,月明星耀,明日又将是个好天气。

“阿雨,当初尚懿让你掌握兵权,歼灭蒙古,你为何不答应?难道是害怕朕吗?”

我没回头,但我清楚的听到岳雨呼吸变的粗重了些!

“其实,雨之所以不答应,并非害怕陛下,而是认为陛下并没全歼蒙古的意图。雨虽愚钝,但也听闻陛下常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战争的结果’,是战,是和,雨没有陛下看的远,也没陛下看地清楚。雨只知道,听从陛下的命令,我大宋才能强盛起来,傲视四方,无人可敌。”

“若朕当时真的丧命于宵小之手,你会怎么做?”

岳雨迟疑片刻,抬头看我,正我双目相对,不再躲闪,坦然道:“雨当尽全力击败这群蒙古人,以保我大宋不失……”他停下来,目光很是深邃,若有无限感叹!

我没再问他,因为我知道,我在他心目中并不是效忠的第一位,但我并不介意,反到很是开心。

这就是岳雨,这就是我最信任的将军,最好的朋友!一个真正为国,真正不求己利的军人。无论何时,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生来就是为整个群体活着的,他们守护着群体,保护着群体,爱护着群体,唯独忘了自己。

他们才是真正地国之长城!只是很多时候,这群人都是不得志,受排挤的人群。

善遇到恶,总是善遭到伤害,这是悲哀还是讽刺?

“阿雨啊,朕知道,你到任西南都护府后,一直想安抚那些异族军阀,对他们颇为友善。但朕要提醒你一句,若真正要在西南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做到先恶后善,做不到这点,西南一地,永远不会宁静!”

岳雨沉思一会,看了看我,犹豫一下,还是说道:“陛下,雨到不这么认为。经过雨的初步了解,有许多异族并不是想反抗朝廷,他们只是被一些贪官小吏逼迫勒索,生计遭到剥夺。故而挺而走险。何况有不少异族势力对朝廷颇为亲善,比如此次播州安抚使杨林,铁枪苗的少头领张华,都曾率军加入西南军团作战。特别是杨林,雄威军在落水川一战中,损失惨重,几近覆灭。杨林安抚使不仅未埋怨,反到自请处罚。以雨所见。西南异族,多有可敬之处!”

我淡然转过身来,并没因他反驳而生气,反到有种轻松地惬意!

“你说的也对,但杨林和张华他们对朝廷亲善,是朝廷累世抚慰之功。杨林出身地播州杨家,世袭播州安抚使。虽是当地一大势力,但杨家人对诗书文理颇为向往,在心理上对我大宋文化极为倾慕,所以只要朝廷不过分,他们是非常乐于和朝廷的亲善的。况且,朕听说,杨林想朝廷在播州设立官学,教化民众。等条件成熟,甚至想让朝廷在播州开科取士,有心让播州之民进入朝廷官吏体系,可说他们是真正明白播州和家族的出路在那。至于张华,他父亲张云正,是朝廷派到铁枪苗的教化使。心向朝廷也是必然,但你看看,除了这几家外,对都护府亲善地还有几族?

西南一地,山高林密,异族繁多。全靠朝廷教化,岂有可能?这些人,平日里盘踞山林,割据一地。若不招惹他们,还算安分。可若稍有不顺他们之意。马上啸聚一方,威胁州府。以往朝廷软弱。派往西南的经略大员,鲜少有强硬,多以安抚。无论这些人闹出多大地事端,全以安抚了事。以至于他们气焰嚣张,傲心大炽,视我官府为软弱可欺之辈,多方要挟。就算满足他们,也只能安稳一时,若有变故,他们马上就跳了出来。这样闹了抚,抚了闹,抚抚闹闹,一直到现在。这那是在抚民,简直就是在养寇。你如今入主西南,若不能将他们这股傲心压下去,将来长治久安只怕是一句空谈!“

岳雨既没反对,也没同意,沉默以对!

我也没介意,继续说道:“汉唐之时,我中原对异族以少胜多,曾经多次杀的蛮族不敢南下牧马。可自本朝建立以来,对异族多以忍让退缩,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军中将士,谈起边患,总是忧心忡忡,束手无策。是这些官员没有计谋吗?是这些将士不勇敢吗?非也,是他们无信心,他们没有信心可以战胜异族,战胜寇边的蛮族。”

见岳雨露出沉思地表情,我笑了笑:“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自从本朝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五代骄兵悍将之祸后,对武将雄兵,防范甚严,对能打仗地将领,更是多方限制,甚至以文官带兵,主持边事。以至面对外族,屡战屡败,使朝廷从上到下,对作战都丧失了信心,在战场上,十成战力发挥不到两成。于之相反,异族屡屡胜我,也就助长了他们的傲气信心,认为我大宋不过如此,十成战力到可发挥到十二成。我消彼涨,对方越胜越大胆,我方越败越胆怯。恶性循环之下,靖康之乱,也属必然。如今那些西南异族,也是如此,若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大宋今非昔比,就算表面顺从,但实心欲乱,你不可不防!”

考虑良久,岳雨才谨慎地说道:“陛下所言,雨已明白。如今西南情况,还未尽知,若真如陛下所言,雨自当施于雷霆,不让其危害一方!”

我点点头,说这么多,主要就是让他明白,西南那些割据势力,不是简简单单,说几句好话,给些好处能够安抚地。

安静片刻,岳雨突然说了一句:“其实雨观遍战史,我大宋与外敌争战,胜战远比败战多,为何陛下认为朝廷上下是因为败战失去信心?”

这个问题让我叹息不已,走了几步,一缕月光垂下,正落我身前。

望着皎洁明月,我的心情显得越发缓和:“大宋立国之初,幽云十六州已入契丹之手,导致北方屏障尽失,契丹铁骑,可以轻易南下,攻守之势易也。太祖太宗几次兴兵,欲夺幽云,但皆以兵败而告终,朝廷上下,对契丹心胆已寒。后党项崛起,朝中应对失措,未有一能臣大将主持大局。以至失去灭其于萌芽之机,让西夏立国,自此,西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