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赵吉胜的话,场中喧哗的场面当时便停了下来。
众人无不用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位被关了禁闭的三皇子。
有那支持赵吉胜的,赶忙站起身来道。
“三殿下竟然又有佳作,在下真是期待不已啊!”
又有一人端起酒来,满脸兴奋的说道。
“能再次瞻仰三殿下的诗才,真是下官莫大的福分啊!”
听了几人的称赞,赵吉胜的身板挺得更加笔直,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头就那么高高的昂着,与龙椅上的明帝相对。
明帝放下手中的酒杯,眼神平静无波,不带任何情绪,但也没有扫了赵吉胜的兴致,而是笑着说道。
“既然你有如此心意,那便做出来让诸位听听,看看你的文学有没有长进。”
“谢父皇,孩儿一定不失所望。”
听了明帝的话,赵吉胜面上一喜,赶忙行礼说道。
接着,赵吉胜转过身来,面向众人,不屑的瞥了赵辰一眼,旋即便装模作样的在殿内踱起了步子。
赵辰一愣,但他也没有生气,只觉得一阵好笑,嘴里一边咀嚼着食物,一边等待着赵吉胜的表演。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正当众人不耐烦的时候,赵吉胜猛地将头抬起,眼神深邃,望着天空中的明月道。
“今日我便以这明月为题!”
众人的神情一震,随即纷纷将目光投来,耳朵都竖了起来。想看看这位三皇子如此自信,到底是作出了何等奇妙的诗句。
赵吉胜见众人目光望来,脸上的得意越发明显,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的念道。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随着赵吉胜最后一句诗落下,全场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中。
一众大臣都用着瞠目结舌的视线,望着场中面色桀骜的赵吉胜。
一名长相老成的官员,拄着下巴咀嚼着这段诗句,不禁连声感叹道。
“好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好美的词句,好美的意境,三皇子真乃大才也呀!”
又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喝着酒水,摇头晃脑的说道。
“这般美的诗句,可以说是传世佳作了,三皇子的名字,必将可以流传千世百世。”
哪怕是上首位的明帝,都不禁惊异的望向赵吉胜,眼中流露出些许意外的神色。
听着众人的接连夸赞,赵吉胜的脑袋都要昂到天上去了,脸上的得意毫不遮掩。
瞧着赵吉胜那兴奋的模样,赵辰面上不禁泛起些许古怪,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
赵长歌本还在品味着,赵吉胜所作的诗句,他虽然是个武人,但身为当朝四皇子,文学底蕴还是有一些的。
可瞧见赵辰这副表情,赵长歌不禁疑惑的说道。
“九弟,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三哥所作的诗有什么问题吗?”
“噗嗤!”
听了赵长歌的话,赵辰终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将附近几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赵长歌愣了愣,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