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胜面色阴沉,手中的酒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该死!他凭什么?!”
赵吉胜咬牙切齿,一掌拍在桌上,震得杯盏乱颤。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与赵辰正面冲突的时候,父皇对赵辰的偏袒,让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来人!”
赵吉胜唤来心腹,“给我盯紧赵辰,他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都要向我汇报!”
他阴冷的目光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我要找到他的弱点,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与此同时,赵辰府邸内,赵辰与陆铮正对坐而谈。
“殿下,如今您虽然被封为礼部侍郎,但朝中局势复杂,仍需步步为营。”
陆铮神色凝重,“那些曾经轻视您的人,如今未必就真心臣服。”
赵辰点了点头,他深知自己根基尚浅,朝中还有许多人对他虎视眈眈。
“陆铮,你说得对,我们必须尽快巩固势力,拉拢更多官员。”
赵辰眼中闪过精光,“宁家,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翌日,赵辰如约来到宁府。
宁湘的弟弟宁安,正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手中的蛐蛐,一见赵辰,眼中闪过好奇。
赵辰今日并未穿官服,一身素色长衫,更显温润如玉。
“宁公子,久仰大名。”
赵辰笑着拱手行礼。
宁安有些拘谨地回礼,心中对这位“声名狼藉”的九皇子充满了好奇。
两人来到凉亭,赵辰并未直接开始授课,而是与宁安闲聊起来。
“听说宁公子喜欢斗蛐蛐?”赵辰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宁安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蛐蛐经。
赵辰认真倾听,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气氛逐渐轻松起来。
“宁公子,读书也像斗蛐蛐,不同的书籍,就像不同的蛐蛐,各有各的特点。”
赵辰见时机成熟,便将话题引到了学习上。
“只有了解它们的习性,才能找到制胜之道。”
宁安虽然不爱学习,但对赵辰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颇感兴趣。
他原本以为赵辰会像其他先生一样,板着脸,满口之乎者也,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平易近人。
“殿下,您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宁安挠了挠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赵辰趁热打铁,从宁安感兴趣的蛐蛐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些诗词歌赋,并引导他思考其中的意境。
宁安听得津津有味,渐渐地,他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也消散了不少。
一个时辰不知不觉过去,宁安听得入迷,连他最爱的蛐蛐都忘了。
赵辰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放下手中的书卷,笑道:“宁公子,不知我今日的授课,你可还满意?”
宁安这才回过神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满意!太满意了!殿下,您讲得比我以前那些先生有趣多了!”
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殿下,您、您能不能收我为徒啊?”
赵辰故作沉吟片刻,才缓缓点头道:“既然宁公子如此好学,那本王便破例收你为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