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晋庭汉裔大结局 > 第九十章 骄傲再现(第2页)

第九十章 骄傲再现(第2页)

这并不是司马乂想要听到的答案,这让他有些气愤,可又有些无可奈何,毕竟如今主动权在刘羡手中,他今日一行,本来就是来讨论一个解决办法的。如此思虑一二后,司马乂打算先听听刘羡的意见与条件,就说:

“那府君到底有何想法呢?”

不意刘羡轻咳了两声,看了一眼司马乂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忽然说起了一个寓言故事:

“上古时的北海,有一种神兽。它年幼时为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有几千里。待其大,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有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庄周故事,刘羡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略显唐突,他到底想说什么呢?司马乂对此有些茫然,他只好沉下心,听得刘羡继续往下道:

“待它化形之际,将借天风海运之力,抟扶摇羊角而上,一去九万里,横绝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南飞,自北海飞往南海,又是九万里。世人皆叹鲲鹏之大,遮天蔽日,却不知它为何南飞,殿下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司马乂当然不知,他问:“是何缘由?”

刘羡睁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殿下,北海虽大,苍天固广,也只能能容得一鲲,一鹏。鲲幼时遨游在海,鹏振翅于天,自无阻碍。可待其成年化形,两鹏共翔于天,便只有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了。”

此言一出,司马乂面色大变,他霍然起身,一手握住腰间佩剑,两眼死死盯着刘羡。

话说到这一步,刘羡的故事用意很明确了:他将司马乂比作鲲,将自己比作鹏,两人以前的同盟关系,便是鲲遨于海,鹏翔于天,因此纵横无敌,牢不可摧。但如今最要紧的危机已经解除,司马乂也不复过往,同样成为翱翔九天的大鹏,那两人便不能相容了。要么互相残杀,要么就只有一方离开,结束这段同盟关系。

可政治上的事情,怎可能说分手就分手?尤其是战争时节,人与人之间,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在司马乂耳中,这句话无异于刘羡承认自己并非晋室纯臣。分道扬镳以后,下一次再见,又将是什么身份?

因此,司马乂没有绝食,可他的嗓音却变得比刘羡还要沙哑,沉默良久后,他似是自言自语似地说道:“两鹏不能相容吗……”

刘羡目光坦然地予以回应,他逼司马乂过来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有一个两人独处的机会罢了。司马乂有些话不敢说,但对于刘羡来说,这却是轻而易举,因为他问心无愧。这十四年来,没人比他更对得起司马氏的江山社稷。司马乂救过他的命,他也救过司马乂数次性命,若是以命换命,以血还血,这份情义也理应还够了。

司马乂对此也心知肚明。晋室内乱,司马氏宗室之间迭相残害,使得四海纷争不断。而刘羡身为汉室之后,却和他相互扶持至今,这反而是不可思议的。刘羡想要离开,不仅自己无法指责他,即使放在千秋万代之后,也没人能够指责刘羡。

可这并不代表司马乂能够接受。即使他心里有了这个准备,真听到这句话时,他还是无法接受:他过去以为至公至诚的那个人,竟然真的有自己的私心。

司马乂沉默着走到窗边,支起窗户,看见窗外院子里的积雪,而天空中慢慢悠悠又开始撒起了霰雪。几乎没有风,但仍能感觉到丝丝冷气从窗外飘过来,令司马乂心头发冷。

一直立到他手脚麻木,司马乂才又转过身来,问道:“那这只鲲鹏,将飞往何处去?”

刘羡勉力坐起身来,说道:“去西边的昆仑山,那边凶兽横行,祸乱不断,正需要有人去应对。”

刘羡已经想好了,他打算带着索靖等人返回河东,先在关中平定河间王与张方,然后再率兵入蜀。如此一来,也算是给司马乂解决了西面的边患,让他可以专心整顿中原,平定江南的叛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提议都称得上两全其美。

但司马乂的内心却摇摆不定。河间王当然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与外放的刘羡相比,似乎又变得不值一提。或者说,在司马乂眼里,全天下的乱军叛贼,都不及刘羡一人可怕,以刘羡的武功名望,他若将其外放,放眼四海,还有谁能抵御这个人呢?这无疑是对晋室社稷的不负责任。

可不放又如何呢?眼下的刘羡,几乎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强行将他留在身边,正如刘羡所言,自己很难掌控,闹到最后,无非是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河间王他们。要自己相信河间王中兴社稷吗?这无疑又是一个笑话。

面对这个难以抉择的困境,司马乂沉思良久。他突然想通了什么,随即以决绝的语气,向刘羡断然道:“府君,这只鲲鹏是飞不走的!”

刘羡闻言一惊,这并不是他想听到的回答。他端正身子去看司马乂,正对上长沙王的眼神,听他说:

“我不知道这只鲲鹏到底有何等志向,它要飞多高多远,因为我不是鲲鹏。我只知一事,我乃武帝之子!当今天子辅政!社稷宗庙,万里江山,都压在我一人肩上。其余人可以做司马氏的不肖子孙,但我不行,许多事情,不管做得成做不成,都只有我去做!我若不做,就无人再做了!”

司马乂的眼神如铁,言语也快如刀,他说:“刘府君,你是无可争议的功臣,既然是对社稷有利的功臣,我也不可能拿府君如何。但我可以告诉府君,只要我还活着一日,司马氏的江山就稳如磐石,哪怕是曹操复生,也休想动摇社稷半分!”

“很快,升迁太尉的诏书就会到来,无论府君同意与否,生死与否,结果都是如此。”

这是司马氏的骄傲,上一次刘羡感受到这种无法说服的固执,还是在司马玮身上。刘羡也沉默了,他看着司马乂挺直的脊梁,刻薄的嘴唇,仿佛回到了十四年的白马寺前,不禁心想:真像啊,他们果然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而如此一来,刘羡的打算落空了,他此行荥阳,并没有获得外放的兵权,反而陷入了被软禁的境遇中。

但这种软禁并未持续多久,甚至没有持续两日。原因无他,就在司马乂做下决定的次日,西方何攀传来消息:在漫长的对峙后,张方突然发兵,于一日内攻破宜阳,并且趁势西进,兵临洛阳之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