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您就是许先生?请受我一拜!第二日,许彻起了个大早,他在小院内悠然转了几圈以后,决定去村里面瞧一瞧。之前为村里指点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也不知后来进行的怎样了。他倒是听嬴政提过一句,说是现在村里粮食产量大增,已经不愁吃喝了。但究竟实际情况如何,许彻也并不清楚。正好他近日来在琢磨着如何增加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品种,便决定亲自去田地里探访一番。还是那句老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许彻略微收拾了一下,便悠闲的走出了小院。在许彻看来,村里目前的田地粮食产量,应该达到了亩产一百五十公斤以上。因为在此之前,他得知村里的粮食亩产才七八十公斤,这是一个让他感到非常诧异的数字。尽管山村这里地处偏僻,农业水平落后,也没有什么化肥之类的。但一开始,这个数字还是让许彻感到十分惊讶。亩产才这么一点,如何能让全家人吃饱?而人一旦吃不饱,是要出大问题的!整个村子,都可能因为这个问题而停滞不前、发展不起来!因此,当初他才十分积极热心的帮助村里提高粮食产量。水车灌溉、开垄做沟,发酵堆积肥料,还有各种铁制农具等等……多管齐下,在许彻想来,至少也应该让村里的粮食产量翻个倍才是!果然,据赵村长所说,村里的田地很快就获得了大丰收!这让许彻也感到很是心满意足。毕竟,有句话说的很正确,仓廪足而知礼节!……“咦,这位先生,您这是……”许彻并未走的太远,正当他来到一处田地,用手捏了一把地里泥土的时候。地里走过来几个村民,正扛着锄头镰刀等说说笑笑。见到许彻这般模样,其中一人不由得开口询问。许彻站起身来,微微一笑。“几位老乡,你们现在田地的产量怎样?”
“这地里的土质很不错啊,既松软,但也不粘手,水分也不错……”几人互相瞧了一眼对方,心说这难道是官府的人微服私访?瞧着气质穿着倒是挺贵气的,但怎么是孤身一人?先前开口询问那人不敢怠慢,他有些摸不准许彻的身份,便带着几分恭敬,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位先生,您眼光真好,一眼就瞧出来这土适合种庄稼!”
“其实,一开始我们这地里土质也是很一般的……”他略微带着几分自豪,得意的说道:“后来,多亏了许先生!帮我们出了几个主意,一下子就让地里的肥力增强了许多!”
他俯身抓了一把土,用力揉捏了几下又张开,只见泥土纷纷从他手中掉落,极少粘在他手上。“一开始,我们这的土质其实很黏,也没有什么肥力。”
“黏土嘛,先生您应该知道的吧?”
许彻点了点头,他自然很清楚。许多山村的田地里,往往都是黏土,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粘性土。这种土吧,粘粒含量比较高,养分也含量多,其实还算是一种不错的土质。但是由于土壤粘性强,这种田地实际耕作起来,阻力是很大的。经常会因为耕作的质量较差,造成庄稼出苗不齐,甚至会出现大量的缺苗断垄现象,而且小苗生长起来也十分缓慢。但只要等到雨水充足以后,粮食作物便可生长迅速,产量也会比较高。想到这儿,许彻笑着开口问道:“看来你们是先用铁犁深耕覆晒,然后再埋入发酵粪肥了?”
那名农夫惊叹出声。“先生您可真是慧眼如炬!”
“不错,正是因为有了许先生传授我们的那些方法,后来又引入水车浇灌。”
“这才将田地里的泥土全部弄成了现在这幅模样,好的很呐!”
“多亏了许先生,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才能增加了这么多!”
许彻微笑不语。这其实是一种比较简单粗陋将粘性土转化为腐殖土的办法,将两者的优点融合起来,这样会让上面的粮食作物生长的更快更好。秆粗粒饱,提高产量。想到这儿,他又问了一句。“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可以尝试着多种一些粮食作物?”
既然已经满足了“吃饱饭”这个前提,那么就可以考虑下一步的“吃好”这个阶段了。“多种一些?”
几人都有些发愣。那名农夫挠了挠头,有些疑惑的说道:“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呐?啥叫多种一些?”
在他们眼中,地里无非就是种些黍、稻、麦、粟、豆,其中黍和粟是种植最多的,稻、麦、豆说实话相当少见。除此以外,还能种些什么?许彻笑了一下,他知道这些村民们为什么会发愣。自从他有一次吃到过稻米饭、还有麦饭以后,便知道为什么平时只有小米和黄米这两种主食了。无他,没有去壳的稻米和小麦,实在是难以下咽!“老乡,有没有想过要多种一些稻米小麦之类的?”
许彻笑呵呵的和几人拉着家常,他很清楚,目前田地里的这种土质,其实是很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只要前期保好小苗,后期防止贪青倒伏即可。这两种粮食作物,才是真正的产量大杀器!哪怕没有化肥,没有杂交水稻,许彻也很有信心,能让村里的粮食产量迈过亩产三百公斤以上的门槛!至于口味问题,只要教会了村民们怎么舂米、如何磨面,自然就能迎刃而解。稻米的做法倒也罢了,小麦磨成面粉以后的做法,那可是相当之多!而且,这两种粮食,更加偏向于精细方面,粗细搭配,才能更好的营养均衡。正说话间,突然其中一人惊呼起来。“许先生!我想起来了,您便是许先生!”
什么?其余几人纷纷大吃一惊,脸上露出激动与震撼之色,惊讶万分。这位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男子,竟然便是许先生?此时,那位村民在发现了许彻的身份以后,立即拜服于地,神情十分激动。高声说道:“许先生,请受我一拜!您是我的大恩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