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员的外围,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甲士。
作为决定性的力量,甲士是保障大典顺利进行的强制力量。
为了筹备这一场大典,数不尽的人彻夜未眠。
等待方腊抵达之时,各项准备已然就绪。
编钟、鼓乐、铜磐……
各式的乐器分门别类,秩序井然。
夜色深沉,唯有“噼啪”炸响的火苗在夜中发声。
在这样庄严的时刻,所有人都不敢大声喧哗。
经过卜算,祭天大典钉在日出前三刻!
不知过了多久。
“铿!”
鼓乐声响起,接着礼官深沉的音调响起:“祭天大典开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这等乱世,祭祀更多是在祭奠自我,也是在祭奠心中的依赖。
……
一片长长的祭文完毕,初升的阳光映射在方腊身上,为其增添了几分金色的光芒。
观礼的人一层又一层,有士绅,也有商贾,有本地的黎民百姓,也有闻讯而来的外地人士。
身材瘦削许多的方肥头戴高高的冠幔,身穿崭新的官袍,心中感概万千。
数月之前,方肥只不过是丁员外家的一介管家,可现在,方肥已经成为方腊帐下文臣第一人!
这是何等的殊荣?
今时今日,参与祭天的有江宁城的数万百姓,还有太平军治下的近千万人。
谭稹作为俘虏,也有幸参加了今日之庆典。
大半个时辰过去,漫长的祭天仪式结束了。
方腊自封为吴王,顿时引起一片欢呼。
紧着着便是颁布大赦、册封官员、赏赐军士!
吴王的诸多政策与宋廷大为不同,首当其冲的便是文武并重!
在这里,没有“崇文抑武”的不良风气。
方腊甚至颁布了军功制度。
“凡策勋十二转,赏勋田、授官身……”
即便是最低级的武骑尉都能得到从七品的待遇,授田地三十亩!
毫无疑问,这等丰厚的赏赐引起了阵阵欢呼。
新王新气象、为了彰显一视同仁,方腊念出了每一名立功的军士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