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
紧随其后的,是钱老大,他也会赶牛车,只不过技术要比王把式差一大截子,但是,他有一杆从不离身的两米长的火枪啊,长枪往左肩上一靠,昂挺胸,气势并不比王把式弱。
再其后,是龙小井的父亲龙振清赶的大车,这车也是风风光光的,因为,这辆车上,除了一些大白萝卜、胡萝卜外,还有三个扎眼的物件,那就是龙小井种出来的磨盘大的圆南瓜、小牛犊大的长南瓜,外加那棵整株刨下来的4米多高、长了12穗大玉米的大玉米杆子。南瓜底下,垫了干草,防止大牛车晃晃悠悠地碰坏它。大玉米竖着太招风,把它横在车厢里,同样用干草加上了保护层。这两个人们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南瓜,外加同样人们从未见过的小树一般的大玉米杆子,这车自然也是人见人开眼了。
第一辆车上坐着王小丫,第二两辆车上坐着钱富贞,今天都打扮得农村式的花枝招展,自认为最漂亮的好衣服穿上了,最耀眼的红头绳扎上了,好像脸蛋上还抹上了淡淡的粉,比往日白了嘛,其实也是多此一举,清水出芙蓉多好,可她们不这样想啊。
不过此刻两人谁也不朝龙小井这辆车上看,因为这会儿人实在是太多了。
倒是第四辆车上的刘俊茹,因为处在龙小井这辆车的后边,反而倒方便些,瞅人不注意,扔了个煮鸡蛋给龙小井。第四辆车,是由刘俊茹的爸爸刘秃子亲自当把式的。
再后面,第五辆,是龙万能的车,他的大牛车,东西平常,可不平常的是人,因为车上搭载了贾珍珍。别人怕说闲话不敢拉她,龙万能不怕,一个6o多岁的老头子了,谁还往那上头想。贾珍珍今天也换上了平日不穿的衣服,不过这个来自江南的贾珍珍会打扮,一点也不显得刻意,都是自自然然的艳丽,比平日更多了几分妩媚,后面几个小伙子看得偷偷咽唾沫。
再往后,就是小拉车、小推车、自行车了。
刘秃子有交待,这一次,要列队走,自行车不能骑着走,要跟在大车后面推着走,要的就是这个阵势。龙庄子好不容易风光一会,要风光就风光个百花齐放。
5辆大牛车,1o辆小拉车,2o辆手推车,5o辆自行车,都是满载的,不说是浩浩荡荡,也说是车流滚滚了。
看上去,就像是解放大军南下那会儿,支前的队伍一样。
龙庄子离大满庄子并不远,也就五六里地,这队伍一路招摇,半个小时就到了大集上。由于是刘秃子号召的,龙庄子的人来得早,大集上,这会儿还没多少人,龙庄子的大队人马,于是呼啦啦占了有利地形,把最显眼的中间并且有通道的一块大地方全给占了。
一流排开,龙小井的南瓜和大玉米放在最当中,左边是钱富贞家的大白萝卜,右边是王小丫家的大白萝卜,两车大白萝卜夹着一车特大南瓜和特大玉米,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了。
像钓鱼一样,时候一到,鱼群自然来,先是三三两两,再是十人八伙,真是鱼贯而入。
不用说,其他村凡是今天来卖东西的,真是没看好日子倒了血霉了,有龙庄子这两个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庞然大物南瓜,小树一般的大玉米,再加上一车又一车的像胖娃娃般的白萝卜,像捶衣棒似的胡萝卜,像大号擀面杖似的玉米棰子,谁还去看别村那瘪不拉几的小玩艺儿。
疯抢一般,大白萝卜、胡萝卜、玉米棰子,不一会就卖掉一大半。
可是,龙小井在乡亲们喜气洋洋中现了一个问题:这大白萝卜、胡萝卜、玉米棰子,才几分钱一斤,尽管卖得快,可要是卖到1oooo块钱,还真是不容易。
那时候,就这个价。
龙小井这三个庞然大物,虽然吸引眼球,可有价无市,那时候人们兜里钱少啊,凡是来问的,无论老汉还是娘们,都是一句话:“你这南瓜,零卖不?”
整个买,买不起啊。
龙小井轻轻摇头:“不单卖。”
“你那棵棒子上,掰一个卖给俺行不?”
“不单卖。”
一个看上去有点经济实力的中年人过来了,问道:“这个圆南瓜,多少钱?”
“5ooo块。”龙小井就记着他那升级急需要的1oooo块钱了,眼瞅着靠乡亲们卖白萝卜、胡萝卜、玉米棰子不可能赚够1oooo块钱,只好自力更生打自己南瓜和大玉米的主意,特别是两个南瓜,天下独物啊。心想万一碰上有钱的,两个南瓜正好1oooo块。
谁知,那人听了龙小井的话,问道:“你家大人在不,小孩子家懂嘛,狗戴嚼子胡勒。”
“你这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龙小井可不吃这个亏,回了那人一句,“我家大人在,那个腰背比你挺拔十倍的老人,就是我爸爸,不过,这南瓜不是我爸爸的,是我的,我的南瓜我作主,你找我家大人也没用。”
“一口价,两个南瓜一百块,卖不?”这个价,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够大了,那时候最大的票子,是1o元的,1oo块,就是1o张最大的票子,而一个农民,一年也挣不到这个数。
确实啊,把1976年和2oo9年的物价比一比,相差不只1oo倍吧。
1oo块,乘以1oo倍,正好是龙小井要的1oooo块,这人给的价,还是不离谱的。
“1oo块?”龙小井声音有了讽刺味道了,“1oo块,只能让你看看这两个南瓜长的是嘛样子!”
那人看看龙小井:“你叫嘛名字?”
“你买南瓜,还是查户口?”龙小井故意激火他,让他掏出1oooo块。万一要是天上掉狗屎,遇到个海外偷渡过来的大款呢。
“呵呵,你不告诉我就算了,不过,你可以记下我的名字,我叫商学义。”
龙小井当时不知道,这个商学义,可是一位民间修真者兼收藏家。
'从菜市场上买回几个红柿子,软软的,吃的时候甜甜的,可是当天晚上肚子就不舒服,第二天早晨就开始拉肚子。看那柿子没坏啊,吃得时候洗了外皮,扒开,嘬里面的甜汁,和过去一个吃法,过去怎么没事呢,不知哪位乡亲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就是,下午上传一章,过了十几分钟,想看看有没有错误,好家伙,一下子增加了1o朵花!乡亲们这么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