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暖意渐生的日常
车子刚拐进恒隆广场的地下车库,苏清圆的手机就震了震。她以为是石景明的回信,慌忙点开,却是沈砚辞发来的照片——片场晨光里,他穿着戏服站在摄像机前,背景板上贴着大大的“杀青倒计时”,配文只有简单一句:【片场一切顺利,水饺好吃吗?】
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她低头打字:【刚煮好就出门了,留了一碗在冰箱。】发送后才后知后觉地红了脸,明明是客套的回复,却像在报备行踪。
夏晓瞥到屏幕内容,嗤笑一声:“还说没进展?都开始互相报菜名了。”她推开车门,把一个精致的购物袋塞给苏清圆,“先给你个见面礼,最新款的托特包,装剧本正好,省得你总把草稿塞得皱巴巴。”
苏清圆捏着柔软的皮质包带,刚想说“太贵重了”,手机又响了。这次是石景明的短信,字不多却看得人心里暖融融:【刚睡醒,好多了。谢谢你的关心,剧本我改了两版,晚点发你邮箱。】末尾还加了个笨拙的笑脸表情。
“看吧,人家回了。”夏晓凑过来瞅了一眼,故意拖长语调,“还特意提了剧本,这叫‘借口关心’,懂不懂?”
苏清圆把手机按灭在包里,耳尖发烫地跟着她往商场里走。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下来,落在她新换的包上,也落在心里那片悄悄松动的地方。远处传来奢侈品店的门铃声,身边是闺蜜叽叽喳喳的吐槽,手机里躺着两条来自不同人的消息,原来“烟火气”从来不是刻意营造的,而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牵挂,慢慢攒起来的。
逛到傍晚时,夏晓硬拉着苏清圆进了一家香氛店。暖黄的灯光下,各种香型的蜡烛在玻璃罐里泛着温柔的光。“选个安神的味道,你总熬夜改剧本,闻着香睡得好些。”夏晓拿起一瓶雪松味的蜡烛往她鼻尖凑。
苏清圆刚要摇头,手机突然震动,是干洗店发来的消息:【沈先生的西装已清洗熨烫完毕,需要送回公寓吗?】她犹豫着打字:【麻烦送到恒隆广场门口吧,我顺路带回去。】
收起手机时,鼻尖萦绕着淡淡的雪松香气,竟莫名想起沈砚辞书房的味道——他总爱在深夜工作时点一支同香型的香薰。“就这个吧。”她鬼使神差地指了指那瓶蜡烛,脸颊微热。
夏晓挑眉坏笑:“怎么?突然开窍想搞点‘氛围’了?”苏清圆慌忙解释:“只是觉得味道好闻……”话没说完,手机又亮了,是沈砚辞的微信:【刚收工,师傅说你帮西装套了防尘袋,谢了。】后面跟着个少见的拱手表情。
她盯着那个表情看了两秒,嘴角忍不住弯了弯,指尖敲出回复:【不客气,干洗店说已经熨好了。】发送后抬头,正好撞上夏晓“我懂的”眼神,赶紧转身去结账,耳根却比香氛店的蜡烛还要暖。
车子停在公寓楼下时,暮色已经漫过窗台。夏晓帮她把购物袋搬下车,临关门时还不忘捏捏她的脸:“记得把蜡烛点上啊,氛围搞起来~明天剧组要是欺负你,随时call我,姐帮你撑腰!”
苏清圆红着脸点头,拎着大包小包上楼。打开门的瞬间,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干洗好的西装已经被夏晓的助理放在鞋柜上,防尘袋里的布料挺括得没有一丝褶皱。她把西装轻轻挂进衣帽间,转身看到客厅茶几上,早上没喝完的半杯水还在,只是杯壁结了层薄薄的水汽——像有人悄悄替她续过温水。
收拾完购物袋,她想起夏晓的话,拆开雪松蜡烛摆在卧室窗台。火苗跳了跳,暖黄的光映得房间柔和起来,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木质香,和沈砚辞书房的味道重叠在一起。
洗过澡出来,她裹着浴巾坐在书桌前改剧本,手机“嘀”地响了一声。是石景明发来的剧本修改版,末尾附了条消息:【今晚状态好多了,帮你标了几个可以简化的对话,明天片场再细聊?】
她盯着“明天片场再细聊”几个字看了会儿,指尖敲出:【好,你早点休息,别太累。】这次发送时,脸颊的热度轻了许多。
改到十点,眼皮开始打架。她关掉台灯,看着窗台跳动的烛火,突然想起沈砚辞凌晨留的便签、叠好的薄毯,还有他那句“别总吃泡面”。明明是协议里的“互不干涉”,却总在这些细碎的地方被打破。
吹灭蜡烛躺到床上,被子里还残留着阳光晒过的味道。她翻了个身,手机屏幕又亮了——沈砚辞发来一张照片,是片场的夜景,远处的打光灯像星星落在地上,配文:【刚收工,你睡了吗?】
苏清圆握着手机愣了两秒,指尖在屏幕上打了又删,最后只回了两个字:【睡了。】发送后却把手机放在枕边,盯着天花板笑了笑。
黑暗里,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空荡荡的隔壁房间门口。原来有些距离,不用刻意迈过也会悄悄缩短,就像这被子里的暖意,慢慢漫进心里,连带着梦都变得柔软起来。
第22章暖意渐生的日常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苏清圆就被林晓晓的电话叫醒了:“清圆姐!我到工作室楼下了,你昨晚说的修改版剧本发我邮箱了吗?石顾问昨天说今天要来工作室找你对细节呢!”
她猛地坐起来,才想起昨晚改完剧本忘了发。“马上发!我十分钟就到!”挂了电话慌忙洗漱,抓起包出门时,瞥见玄关鞋柜上沈砚辞的西装已经不见——大概是干洗店送回来后,他助理顺路取走了。
赶到工作室时,林晓晓正抱着咖啡在门口等她,一见她就挤眉弄眼:“姐,石顾问刚发消息说半小时到。哎,你昨天那条关心短信效果显著啊,他今天精神好得很!”
苏清圆脸一红,把剧本递给她:“别乱说,快去打印。”刚坐进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是沈砚辞发来的:【早餐吃了吗?助理说红豆粥留到现在没人拿。】
她刚回了句“路上买了包子”,门口就传来敲门声,石景明拎着文件袋站在门口,胳膊上的创可贴换了新的,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图纸:“来跟你对赛车戏份的细节,不打扰吧?”
林晓晓在旁边偷偷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转身溜去打印室——找借口给两人留空间这种事,她最擅长了。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办公桌上,苏清圆看着石景明摊开的图纸,突然觉得今天的工作室,好像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林晓晓刚溜到打印室,手机就震了——是她爷爷发来的语音,中气十足:“晓晓啊,景明那孩子今天去清圆工作室了吧?你顺便也去帮帮忙,多跟人家处处!爷爷跟他爷爷都打好招呼了!”
她对着手机翻了个白眼,回了句“知道了爷爷”,转身就看到石景明正弯腰给苏清圆指图纸,侧脸在阳光下轮廓分明。林晓晓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过去,故意提高音量:“石顾问,清圆姐,喝茶~我爷爷刚还问我,你上次说的赛车模型做好没,他老人家可想看看了。”
石景明抬头看她,眼底带着笑意:“快了,做好第一个送你爷爷当摆件。”他自然知道这是老人的撮合,却没戳破,反而顺势看向林晓晓,“对了,你上次说想学拍场记视频,下午有空吗?我教你。”
林晓晓眼睛一亮:“真的?!”转头就对苏清圆摆手,“姐,你们先对剧本,我去准备相机!”脚步轻快得像踩了弹簧,心里却嘀咕:撮合归撮合,能学新技能顺便看帅哥,这波不亏~
苏清圆看着两人互动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弯了弯。手机又亮了,沈砚辞发来一张照片,是他刚拍的定妆照,配文:“今天拍民国戏,造型师说这胡子显老。”她盯着照片里穿长衫的身影看了两秒,回了个“还行”,指尖却在屏幕上顿了顿——原来大家的生活里,都藏着这样悄悄升温的小插曲。
石景明指着图纸上的弯道轨迹,耐心解释:“这里的漂移镜头得简化,实拍难度太高,剧本里可以用侧面描写烘托紧张感。”苏清圆点头记笔记,余光瞥见林晓晓抱着相机在门口探头探脑,手里还攥着本《场记入门手册》,忍不住抿嘴笑。
正说着,石景明的手机响了,他接起“嗯”了两声,挂了电话无奈道:“我爷爷说中午要过来‘视察’,估计是想拉着你爷爷一起吃饭。”林晓晓在旁边听到,瞬间哀嚎:“我爷爷肯定也收到风了!这哪是视察,分明是‘催婚现场’预告!”
苏清圆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觉得又好笑又温暖。手机震了震,沈砚辞发来消息:“民国戏的胡子太扎,刚拍完就剃了。对了,干洗的西装收到了,谢了。”后面跟着个揉下巴的表情包。
她刚回了个“不客气”,就听到林晓晓凑到石景明耳边嘀咕:“等下爷爷们来了,你可得帮我挡着点!”石景明挑眉笑:“那你下午得认真学拍视频,成交?”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两人身上,连空气里都飘着点甜甜的默契。
李氏集团办公室里,李舒然刚把入职资料递给助理,大哥李泽天就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新出炉的娱乐周刊,封面正是几天前片场的照片:石景明皱眉挡在苏清圆身前,而她站在一旁,表情委屈。
“爸刚打电话来,火气不小。”李泽天把周刊扔在桌上,语气严肃,“你明知道石家最看重脸面,石盛辉老爷子把石景明当眼珠子疼,你还利用他的旧情在镜头前搞这些小动作?现在圈子里都在传,石家少爷被个‘白莲花’迷了心窍。石家主脉那边虽没明说,但谁不知道他们最忌讳旁系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